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6.47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陽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掌理太陽,負責日出日落的神。在我國稱為「羲和」,希臘神話中則稱為「阿波羅」(Apollo),且被認為是創造宇宙的主神,並主宰諸神和人類。
西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日落之處。比喻衰老。《文選.沈約.和謝宣城詩》:「牽拙謬東氾,浮情及西崑。」
悚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凜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七尺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年男子的身軀。晉.陸機〈挽歌〉詩三首之二:「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歧路燈》第一○二回:「日落鋪氈坐臥,雙眸三寸燭,斗室七尺軀,養精蓄銳,單等次日文戰。」
蒙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的日落之處。《楚辭.屈原.天問》:「出自湯谷,次于蒙汜。」
濛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西方日落之處。《文選.張衡.西京賦》:「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與濛汜。」
下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午後。指中午十二點到日落前的這段時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這個時候就收攤,下半天不做生意麼?」也作「下半晌」。
天開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月日落後或九月日出前,在黃道兩側看到的微光。也稱為「黃道光」。
殊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異鄉。《文選.班固.西都賦》:「踰崑崙,越巨海,殊方異類,至于三萬里。」唐.杜甫〈九日〉詩:「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