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27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無完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早有防備,遂遣軍入蜀討伐鍾會,雙方在蜀宮城內外展開激戰,鍾會被殺,後由監軍衛瓘接管蜀軍。由於衛瓘亦曾參與誣陷鄧艾,怕事跡洩露,於是派人殺鄧艾父子,師纂亦在被殺之列。師纂平日為人,個性急躁,對人苛薄而缺乏恩澤,所以死狀極慘,甚至被折磨得身上的皮膚沒有一處是完好的。後來「體無完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傷慘重。亦用來比喻遭人批評、駁斥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
曾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皙,春秋魯南武城人,生卒年不詳。為曾參之父,孔子弟子,嘗侍孔子言志。
出乎反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注解〕 (1) 曾子︰曾參(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約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2)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 (3) 反:同「返」,還報。
義無所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義不容辭」。見「義不容辭」條。01.宋.王安石〈上曾參政書〉:「害有至於死而不敢避者,義無所避之也;勞有至於病而不敢辭者,義無所辭之也。」 
目不定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親自嚐過才拿給母親服用。袁盎以為文帝雖貴為王者之尊,然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更顯得難能可貴。「不交睫,不解衣」,形容文帝不睡覺,不寬衣,時時刻刻在母親身側照料。這樣的形容雖然過於誇大,但文帝親侍湯藥的行為確實值得稱頌,也因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目不交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蒸藜出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春秋時曾參非常孝順,因妻子以未蒸熟的藜菜侍奉後母,遂休其妻。典出《孔子家語.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後比喻人子克盡孝道。
身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早有防備,遂遣軍入蜀討伐鍾會,雙方在蜀宮城內外展開激戰,鍾會被殺,後由監軍衛瓘接管蜀軍。由於衛瓘亦曾參與誣陷鄧艾,怕事跡洩露,於是派人殺鄧艾父子,師纂亦在被殺之列。師纂平日為人,個性急躁,對人苛薄而缺乏恩澤,所以死狀極慘,甚至被折磨得身上的皮膚沒有一處是完好的。後來「體無完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傷慘重。亦用來比喻遭人批評、駁斥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
仲長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9~219)字公理,東漢高平人。倜儻好學,曾參曹操軍事,喜論說古今政俗。著有《昌言》,三十四篇。
馬耳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注解〕 (1) 不直:沒什麼價值。直,通「值」,抵得上。 (2) 東風:春風。 (3) 射:吹掠。
白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錦榮先生,筆名白荻,六十歲,台灣台中市人,台中高商畢業(今改為國立台中商專)。從事美術設計工作,主持立派美術設計有限公司。曾任台灣省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在美術設計界活躍,頗有聲望。  他從事現代詩創作四十多年,曾獲第一屆全國青年詩人獎,有天才詩人的稱譽。他曾參與「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等詩刊活躍,為台灣本土現代詩刊「笠」的創刊者之一,亦曾主編「笠」詩刊。已出版現代詩集十多種,現代詩評論集多種。其詩作翻譯為英、法、德、日、韓等外文,德文詩集有「台灣之火」、英文詩集有「香頌」。  作為一個現代詩人,他的創作,是銳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