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剪牡丹喂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暴殄天物。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二折:「我本待對楊柳聽蟬,好也囉,他卻待剪牡丹喂牛。」
爛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果實熟透。宋.蘇軾〈寄題刁景純藏春塢〉詩:「楊柳長齊低戶暗,櫻桃爛熟滴階紅。」
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柳絮。北周.庾信〈楊柳歌〉:「獨憶飛絮鵝毛下,非復青絲馬尾垂。」
清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嘹亮的歌唱。晉.陸機〈櫂歌行〉:「名謳激清唱,榜人縱櫂歌。」唐.李白〈蘇臺覽古〉詩:「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健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健壯的男兒。《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折楊柳歌辭五首之五》:「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唐.杜甫〈哀王孫〉詩:「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所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巡邏的吏卒。唐.裴諴〈新添聲楊柳枝.獨房蓮子沒人看〉詞:「若有所由來借問,但道偷蓮是下官。」《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走去轉灣巷口,叫將四個人來,是本地方所由。」
年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年時所張貼的應節圖畫,用以討吉祥或增強歡樂的氣氛。如:「楊柳青年畫」。
秋水芙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水芙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出水芙蓉」是指初出水面初開的荷花,光潔清新。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性好山水,其詩開創山水寫實派風格,與顏延之俱以辭采齊名。南朝宋僧湯惠休曾讚美謝靈運的詩,有如水面上初開的荷花一樣,清新可愛。後來「出水芙蓉」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詩文清新可愛。如清.袁枚〈答何水部書〉:「若夫詩者,心之聲也,性情所流露者也。從性情而得者,如出水芙蓉,天然可愛。」後來「出水芙蓉」也可用來比喻女子嬌柔清豔。如《花月痕》第七回:「秋痕轉過臉來,卻不是秋痕;又另是一個麗人,濯濯如春風楊柳,灩灩如出水芙蓉,比秋痕還好。」
艄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船夫。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艄公!只在這橋邊楊柳樹上,把這船兒纜住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郭七郎夢中驚醒,他從小原曉得些船上的事,和同艄公竭力死拖住船纜,才把個船頭凑在岸上,擱得住。」也作「梢公」、「梢人」。
宮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宮室的圍牆。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六:「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牆不見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