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佽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指古代劍士。漢代用以稱武官,取其輕便若飛的意思。也作「荊飛」、「次非」。
戈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文武官員身邊的護衛。《老殘遊記》第四回:「這二年裡,住在俺店裡的客,撫臺也常有送酒席來的,都不過是尋常酒席,差個戈什來就算了。像這樣尊重,俺這裡是頭一回呢!」《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喊了一聲:『人來!』便有七八個戈什,如飛而進。」也稱為「戈什哈」。
百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元、明時的武官,統兵一百人。
衣帶一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自立,國號隋。在位二十四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諡文。 (2) 僕射:職官名。秦時設置,因古時重視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務,漢以後各朝都據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時,左右僕射相當於宰相的職任。宋徽宗時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小宰,此後僕射之名不復存在。射,音|ㄝˋ。 (3) 高熲:?∼西元607,隋渤海蓨人,字昭玄。少明敏,善辭令。楊堅為丞相時,為相府司祿。隋初,拜尚書左僕射。後佐楊廣伐陳,以功封齊國公。
千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後魏時稱為「千牛備身」,唐時稱為「左右千牛衛」。掌執千牛刀,為宮殿君王的護衛,多由貴族子弟擔任。唐.杜佑《通典.卷二八.職官十.武官上.左右千牛衛》:「後漢有千牛備身,掌執御刀,因以名職。」
洋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用火藥發射子彈射擊。由西洋傳入我國,故稱為「洋槍」。《老殘遊記》第四回:「那強盜搶過之後,打著火把出城,手裡拿著洋槍,誰敢上前攔阻。」《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幾十匹馬,騎馬的都是武官,一個個手裡拿著六響的洋槍,或雪亮的鋼刀。」也作「洋鎗」。
將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武官所戴的帽子。
武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選拔武官的科舉考試。唐武則天長安二年設武舉,為武科之始。以後歷朝皆因襲之,但不定期舉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鄉試、武會試之制。清代沿襲,考試科目為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場,又以默寫武經為內場。清光緒二十七年廢止。
放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見下屬或賓客。《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八出》:「吾今已到梓州,諸衙人從並未放參,只接見任文武官員,看張狀元如何作區處?」《水滸傳》第四八回:「李應倨傲情辭偽,緊閉重門不放參。」
女校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尉本為古代武官的官名。宋元時,盛行氣毬之戲,稱毬員為「校尉」,故女校尉是指踢氣毬的女球員。元.鄧玉賓〈村裡迓古.包藏著一團兒和氣套.尾聲〉:「解卸了一團兒嬌,稍遍起渾身兒俏,似這般女校尉從來較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