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22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菜瓜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瓜熟透而未經採收,老化乾枯後所留下的纖維脈絡,可用來刷洗汙垢,廣被用為清洗或盥洗用具。後亦有以化學纖維合成方法仿製瓜絡的廚房洗滌用具。
湔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滌汙濊。《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
氯化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機化合物,以氨水作用於氯化鈣溶液或以氫氯酸與氨或銨化合物作用而得。呈白色結晶,高溫時可分解成氨與氯化氫氣體,可用來製造乾電池、肥料、洗滌粉、醫藥品等。
洗心革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洗心革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洗心革面」係由「洗心」及「革面」二語組合而成。 「洗心」見於《易經.繫辭上》,孔子認為《周易》的功用在聖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並以之「洗心,退藏於密」,就是指聖人以《易經》的內容,進則能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退則隱藏幽微,其功用隱而不現。 「革面」亦見於《易經》,〈革卦〉裡的上六爻辭說:「君子豹變,小人革面。」「豹變」是用豹的毛紋變得更斑斕絢麗,來形容人遷善去惡,美德顯現,而「革面」則是指改變面目。《象傳》則說:「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同樣為改變,但君子改變,是表現在才學文辭上,而小人改變,...
俞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良醫,相傳為黃帝之臣。醫病不用湯藥,只給病人割皮解肌,洗滌內臟。也作「俞柎」、「踰跗」。
法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僧道稱洗滌眾生心中塵垢的淨水。
盥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滌。唐.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斥遣浮華。」
剪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滌拂拭。《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至於顧盼增其倍價,剪拂使其長鳴。」
澹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滌。漢.枚乘〈七發〉:「于是澡概胸中,灑練五藏,澹澉手足,頮濯髮齒。」
海綿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細胞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體壁中有膠狀物,內含骨骼,用以支持身體,骨骼有針骨和海綿絲兩種,其中海綿絲可供洗滌用。最常見於淺海海域,呈褐色、紅色、綠色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