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生之年出版,所以人們找到1897至1905年之間的三種版本的手稿。這三種版本令這部著作的出版情況很混亂,而現在才可得到吐溫最先寫的版本。吐溫最後一部作品是他口述的自傳。一些案卷保管人和編輯者把這自傳重新整理一遍,要令它的格式更符合一般格式,因而一些吐溫的幽默字句被刪掉了。 財務問題 吐溫從出版著作賺了很多錢,但他不適當的投資令他浪費了很多錢,其中大部分是投資在一些新發明上。這包括一種新創的鐵箍、一種新的蒸汽機、珂羅版(用來給印版雕刻的機器)和一種排字機。最後,還有他的出版社,起初能成功賣出尤里西斯•格蘭特的回憶錄,但...
梵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將自己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揮灑在畫布上,因此心境上的變異導致表現技法有所不同,如:看似混亂的捲曲、迴旋筆觸、較短的筆觸、短促平行的筆觸 [註一]、如木刻般粗獷的輪廓線等,並以色彩暗示他的情緒。 重要作品<自畫像>、<星月夜>、<鳶尾花>、<午睡>、<橄欖樹>、<紅葡萄園>、<黃屋>、<麥田群鴉>等。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梵谷英文關鍵字:Vincent Van Gogh 參考資料[註一] 張心龍(1999)。印象派之旅。臺北:雄獅。頁111、115。劉振源(1994)。印象派繪畫:西洋繪畫導覽。臺北:藝術圖書。...
情感性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情感性疾患(mood disorder)2 情感性疾患的類型3 情感性疾患的成因4 註釋 情感性疾患(mood disorder)情感性疾患的情緒主要表現主要分為兩類(1)極度的心情混亂(2)過度的傷心與難過、喪失快樂感 情感性疾患的類型1. 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症狀表現:主要特徵是過度難過的心情和失去快樂感,其症狀表現需持續兩個星期以上.此外,憂鬱症會有的症狀還包括:煩躁不安、失去希望、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飲食異常(突然暴食或厭食)、睡眠異常(睡眠時間異常便長或短)、過度亢奮或行動...
鍾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進步的。他寫書的動機,是為了反對當時『膏腴子弟』旳『庸音雜體』的詩風,和王公縉紳之士品評詩歌是非『混亂』的輿論。《詩品》有評曹操父子,鍾嶸將曹操置於下品,乃嫌其「古直」而少文彩,評曹植詩歌藝術的特色,是『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是一本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一本文學批評名著。 評價後人對他的評價,多在《詩品》的部分。《詩品》最成功之處,應在對各家詩歌風格之論析,往往極其中肯。例如:陶淵明雖置於中品,但其評語不僅備極推賞,而且能說出陶詩最大的優點,從評語來看,鍾嶸對陶詩的推崇,實在超過對其他列為中品,甚至上品的詩家,只是礙於當時的...
互不相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互不讓步。[例]人車互不相讓的結果,只會造成市區的交通更加混亂
昏天黑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形容秩序混亂。《糊塗世界》卷二:「接著擺桌子開席,猜拳行令,鬧了個昏天黑地。」
穿鑿傅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穿鑿附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穿鑿附會」係由「穿鑿」及「附會」二語組合而成。 「穿鑿」一語見於《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王吉,字子陽,西漢時琅琊人,他不畏權勢,剛直不阿,忠君敢言。宣帝時王吉被任命為博士、諫大夫,他認為朝中所以綱紀混亂,缺少章法,是因為那些庸俗無卓見的官吏,治理人民沒有根據,任意穿鑿,各取所需,因此禮義敗壞,難以修復。 「附會」一語則見於《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在〈袁盎鼂錯列傳〉文末,太史公說:袁盎雖然不好學,可是他善於將古事融合時事,發表議論,並以仁愛之心為本體,常常徵引大義,慷慨激昂。 ...
厭食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於病患對自我形象的扭曲,或在心裡上產生障礙或鬱結,無法排解,故而排斥飲食的病症。病人會陷入節食──狂吃──嘔吐或腹瀉的惡性循環,引起腸胃代謝失常及身體和情緒上的失調、混亂、嚴重時足以致死。此症多發生於十八到二十五歲的年輕女性,或年老喪偶,失去親人、朋友的老人上,患者多半有抑鬱、社會疏離等心理問題。
衰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落、不興旺。[例]現在道德衰微,大家追求感官上的享樂,難怪社會變得這麼混亂
群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英雄,尤指在混亂的局勢中,割據一方稱霸、稱王的人物。《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群雄崩擾,旌旗亂野。」《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