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54.2721 ms
共 12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燕子。身體小,腹部白色,而背部羽毛呈黑色。多在屋檐下築巢。
|
燕然山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竇憲破北單于,登燕然山,刻石記功,使班固作銘文。也稱為「封燕然山銘」。
|
納氏鷂鱝或雪花鴨嘴燕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etobatus narinari (Euphrasen, 1790)
體盤寬度遠大於長度;前緣凸出,後緣凹入;頭部厚,吻較窄,吻下鰭與胸鰭分離;鼻孔與口相連,鼻孔後緣具鬚邊,中間部位則深凹入;眼小而明顯,位於頭之側方,幾乎位於口角之前;噴水孔大型,位於眼之側後方。齒排成1列,寬而短,下頜齒向前突出;五鰓裂約略同大,間距亦相同;小型背鰭1枚,外角圓,內緣短;起點與腹鰭基底末端相對。腹鰭頗窄,末端鈍或突出。胸鰭近似刀狀,不向前延伸與吻連接;尾長而纖細;尾棘1枚,棘緣鋸齒狀。福馬林浸泡後體背灰橄欖色,具灰白色點,腹面白色。
出現於紅海,阿拉伯、納塔耳﹝巴西東部﹞、馬達加斯加、塞昔耳群島、印度、斯里卡、馬來半島、檳榔嶼、新加坡、東印度群島、菲律賓、中南半島、昆士蘭、新奧爾良、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玻里尼西亞、夏威夷、台灣沿岸海域。
底棲性。
可由底拖網或底延繩釣漁獲,魚肉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燕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鱝科或燕魟科(Family Myliobatidae),Eagle Rays
|
燕瘦環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美人體態、風格不同,各有所長。參見「環肥燕瘦」條。《文明小史》第四○回:「說不盡燕瘦環肥,一一都收在眼睛裡去。」
|
燕尾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男子西式的晚禮服。前短齊腹,後長齊膝關節,後下端開如燕尾,故稱為「燕尾服」。
|
洋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irundo tahitica
體長14公分,雌雄外型相同,身體背面為具有金屬光澤的藍黑色,前額及喉粟色,腹面污白色。外側尾羽較內側長,但兩者長度差異不若家燕(H. rustica)明顯,尾羽上有鏈珠狀的白色橫帶。
共8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從印度、東南亞、印尼、台灣、巽它群島致新幾內亞以及南太平洋島嶼,多為留島。
出現在於近水的空曠地及森林地區,常在住家附近單獨或成小群活動,但夜間會和其他遷習性燕科類鳥類一起休息。擅於飛行,常會展翅或是收翅在天上滑翔。以螞蟻、甲蟲、白蟻為食。繁殖時間各地不同,巢半杯狀,由泥塊作成,粘附於牆上或岩壁上,可重複使用。每窩產1~4顆白色的卵,上有紅褐色或紫褐色斑塊,約16天孵化,20天長大,但幼鳥成功離巢的機率不高。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燕科(Family Hirundinidae)
|
黑腹燕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lidonias hybrida
體長25~26公分。雌雄外形相似,羽色會隨季節而有稍微的變化。繁殖羽虹膜黑色,喙和腳鮮紅色;頭部頭頂黑色,下喙基部至頸側白色。背部灰色,胸、腹部暗灰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尾羽灰色,邊緣白色。非繁殖羽喙和腳暗紅色,頭部大部分為白色,一新月形黑斑自頭後通過眼睛;背部淡灰色,胸、腹部白色;翅膀和尾羽羽色色澤較繁殖期淡。幼鳥喙黑色,腳紅褐色,頭部和非繁殖羽色相似,但頭後和頸部較黑;背部深褐色,尾羽灰色,胸、腹部大部分為白色,胸側帶褐色斑點;初級飛羽和覆羽主要為灰色,所有的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末端灰褐色。第一年冬季的幼鳥羽色和幼鳥相似,但背部較灰,肩羽尖端褐色;翅膀不換羽,覆羽淡褐色。第一年夏季的幼鳥...
共6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及澳洲,繁殖於歐亞大陸內陸地區、非洲及澳洲。
棲息於內陸水域,偶而出現於海岸。常於離水面5~10公尺的高度逆風飛行,並保持穩定的直線飛行。叫聲為刺耳的“ki-ick”聲。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燕鷗科 (Family Sternidae)
|
燕尾光鰓雀鯛(厚殼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romis fumea (Tanaka, 1917)
本種之體色特徵為尾柄上背鰭末端基底有一明顯白色圓點;尾鰭上下葉各有一寬黑縱帶,各鰭鰭緣均鑲有藍白或乳白色邊緣。在交配季節時,雄魚之尾鰭泛白可與雌魚有所區別,最大體長可達10公分。
西太平洋海域及印度洋東緣,包括南日本、琉球、台灣、馬來亞(東岸)、澳洲西岸、雪梨及紐西蘭地區。台灣地區則只在北部及澎湖有出現,尚未見於南部海域,分布深度5~40公尺。本屬於全球有80餘種,台灣產24種。
本種魚多棲息於珊瑚礁之礁盤上,在水層中成群盤旋,覓食浮游動物,棲息水深雖淺,但均不靠近岸邊,在人工魚礁區亦常見。繁殖季節時即開始配對,產黏性卵,由公魚負責孵化工作。
無甚利用價值,但因數量多,故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是被掠食之對象。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燕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詳溫順。《詩經.邶風.新臺》:「燕婉之求,遽篨不鮮。」
2.夫婦恩愛歡好。漢.蘇武〈詩四首〉之二:「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唐.白居易〈新樂府.母別子〉:「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
燕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太平、和平。《禮記.射義》:「則燕則譽」句下唐.孔穎達.正義:「既君臣歡樂用是燕安而有聲譽也。」宋.蘇軾〈德威堂銘〉:「唐太宗以干戈之事,尚能起李靖於既老;而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際,不能用裴度於未病,治亂之效,於斯可見。」
2.安適。《禮記.樂記》:「宋音燕女溺志」句下唐.孔穎達.正義:「燕女,謂己之妻妾,燕安而已。」宋.文同〈送郭方叔南充簿〉詩:「簿領無煩壅,圖書好燕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