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嗟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苦難。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摧林木,狂風亂刮。我這裡耽煩惱,受嗟呀,走的來力盡筋乏。」
文過遂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拔樹撼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起大樹,搖動大山。形容聲勢浩大。《孤本元明雜劇.那吒三變.第四折》:「喚雨的注雨如傾,呼風的狂風亂吼,天摧地塌,拔樹撼山。」
洪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洶湧的波濤。[例]狂風掀起洪濤巨浪,沖毀堤防,造成重大損失。
收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撤退軍隊。《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閒。」《三國演義》第一○回:「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皆亂,各自收兵。」
旗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旗的高竿。《三國演義》第七回:「忽一日,狂風驟起,將中軍『帥』字旗竿吹折。」也作「旗杆」。
風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風和暴雷。比喻氣勢浩大而猛烈的衝擊力量。《三國演義》第二回:「交鋒之際,張寶作法,風雷大作,飛砂走石,黑氣漫天,滾滾人馬,自天而下。」
縱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飆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風吹起而飛揚的塵土。《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宋書.卷五一.宗室列傳.臨川烈武王道規》:「萬里神行,飆塵不起。農商野廬,邊城偃柝。」
念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誦咒語。《三國演義》第九○回:「木鹿大王口中念咒,手搖蒂鐘,頃刻之間,狂風大作。」《西遊記》第二七回:「手中捻訣,口裡念咒,行者就叫:『頭疼!頭疼!』」也作「唸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