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57 ms
共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吳岱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岱穎,1976年生,台灣花蓮縣人,師大國文系畢業。曾獲時報文學獎、花蓮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國軍文藝金像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高中。責任編輯109702201語二乙陳建安
|
市立中正國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史 中正國小創立於民國十三年,日據時代稱為「日新小學校」,是一所專供日人子弟就讀的小學,迄今已有七十四年的歷史。臺灣光復後,本校於民國三十五年二月改稱為「基隆市中正第一國民學校」。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再奉令改稱為「基隆市中正區中正國民小學」。 歷任校長為蘇淵泉先生、林煌春先生、劉木生先生、曹耀西先生、謝呈奇先生、李寶福先生、廖豐卿先生、李聯灼先生、趙成先生、楊貴美女士,現任校長陳立國先生於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到任。 資料來源市立中正國小網站
|
續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續擔任。如:「現任總經理有眼光、有才幹,深受董事們推崇,因此將續任下任總經理之職。」
|
王安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王安憶(1954年3月— ),中國當代文學女作家。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母親為女作家茹志娟。1955年隨家庭遷居上海。初中畢業後時期曾在安徽五河農村插隊落戶,後考入徐州地區文工團,演奏大提琴,並在業餘開始寫小說。1978年回上海工作。現任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 她被視為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於中國文壇的「知青文學」、「尋根文學」等文學創作類型的代表性作家。 作品長篇小說—長恨歌、富萍、妹頭、流水三十章、黃河故道人、桃之夭夭、上種紅菱下種藕、米尼、遍地梟雄、啟蒙時代。中篇小說—三戀(荒山之戀、小城之...
|
教師法施行細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項所稱專科以上學校教師之聘任,係指初聘、續聘及長期聘任。第14條本法施行前依法派任及已取得教師資格之現任教師,依本法第十三條規定辦理聘任時,其原派、聘任年資應予併計。第15條本法第十三條所稱服務成績優良者,係指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除履行本法第十七條所規定之義務外,並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一、品德良好有具體事蹟,足為師生表率。二、積極參加與教學、輔導有關之研究及進修,對教學及輔導學生有具體績效。三、參與學校學術、行政工作及社會教育活動,負責盡職,圓滿達成任務,對學校有特殊貢獻。第16條本法第十四條所稱解聘、停聘或不續聘,其定...
|
顏崑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崑陽,台灣嘉義人,1948年出生,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現任淡江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顏崑陽以寫作散文為主,兼擅古典詩詞、現行小說的創作,曾獲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佳作、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等、中興文藝古典詩創作獎章、中國文藝散文創作獎章。著作有《顏崑陽古典詩集》、散文集《秋風之外》、《小飯桶與小飯囚》及短篇小說集《龍欣之死》等。 語二甲 109702102 丁勤
|
李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渝(1944年-),成長於台灣的知名女作家,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1],現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系。她本籍中國安徽,生於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重慶。另外,她亦是台灣知名作家郭松棻的妻子。台大外文系畢業,後來赴美從事藝術史研究、教書與定居的李渝,是台灣保釣運動學生之一。1980年代,重新投入寫作行列的李渝,文筆充滿現代主義,並用特殊純文學筆觸,刻劃政治轉變中的台灣。2006年,教育部主導的少年文學讀本將她短篇小說〈朵雲〉列為1980年代台灣文壇的代表作之一,並稱李渝文字充滿了「留白的藝術」。 ...
|
郭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郭強生,1964年04月15日生,台灣人1980年代以小說崛起文壇,留美後於1998年取得紐約大學(NYU)戲劇博士學位,2000年回國投入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之創所工作。具備有作家、文學系教授、文化評論、劇場製作編導多重角色,近年以中西文學關照、創作與理論互動成為其作品特色,現任東華大學英美系主任及文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所長。著有《在文學徬徨的年代》、《2003/郭強生》、《閱讀文化流行閱讀》、《在美國》(中英對照)等書,編有東華創作所文集《偷窺》、《風流》,劇場作品《慾可慾,非常慾》、《慾望街車》、《非關男...
|
許悔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名許有吉,男,國立臺北工專化工科畢業。曾任「地平線」詩社社長、「聯合文學」編輯、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理事,中時晚報副刊編輯。現任自由時報副刊主編。曾獲第六屆全國學生文學獎、中華文學獎第以及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散文集《今年來不及盛開的太陽花》、《眼耳鼻舌》、《我一個人記住就好》和《有鹿哀愁》,詩集《亮的天》、《家族》、《陽光蜂房》和《當一隻鯨魚渴望海洋》。亦有童書《星星作業簿》。責任編輯:109702127林意欣
|
掌上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捧在手上的一顆珍貴珠子。比喻極受寵愛珍視的人,通常指愛女。《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位小姐,德性溫良,才貌出眾。魯老先生和夫人因無子息,愛如掌上之珠。」《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家老鴇打聽得沖天砲是現任制臺心頭之肉,掌上之珠,那種恭維,真是形容不出。」也稱為「掌上明珠」。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