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0.08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探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赴湯蹈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鼂錯(西元前200∼前154)為西漢潁川(地約當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人,文帝時,奉命記錄和整理已失傳的《尚書》,後屢屢升遷,調任為太子家令。由於他學識豐富,被人稱為「智囊」。太子(景帝)即位後,更升任為御史大夫,常上疏建言,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
四分五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6) 韓: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後建立的國家,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為秦所滅。
渭河盆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陝西省中部,西起寶雞,東至潼關,主要是由渭河、涇水及洛河沖積而成。渠道遍布,灌溉便利,為陝西省的精華區。
前功皆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雎有嫌隙,被免官賜死。 (2) 韓、魏: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二氏分晉,列為諸侯,韓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魏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趙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皆為秦國所滅。 (3) 武:戰國時魏將,生卒年不詳。 (4) 藺、離石、祁:戰國時趙國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內。 (5) 踐:用腳踩踏;通過。 (6) 梁:指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2《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
香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河南省洛陽縣南龍門山之東,因產香葛而得名。唐白居易居此,自號香山居士。(2)在河南省寶豐縣東南。中巒圓淨如珠,故舊名大珠山。(3)在江蘇省吳縣西南。(4)在北平市萬壽山西側。因古有香山寺而得名,上多古蹟。(5)廣東省中山縣的香爐山,簡稱為「香山」。
前功必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雎有嫌隙,被免官賜死。 (2) 韓、魏: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二氏分晉,列為諸侯,韓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魏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趙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皆為秦國所滅。 (3) 武:戰國時魏將,生卒年不詳。 (4) 藺、離石、祁:戰國時趙國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內。 (5) 踐:用腳踩踏;通過。 (6) 梁:指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2《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
巢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泊名。位於安徽省中部,長江北岸。形如雞心,為斷層陷落所形成,周圍四百五十里,為淮西大湖。盆地北部有皖山、北峽山、大峴山,諸山流水,如肥水、海河等,皆由西側向巢湖匯聚,再由湖東端的運漕河注入長江。也稱為「焦湖」、「漅湖」。
仙霞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東北起自衢州、金華、麗水三市交界處,西南延伸至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處。
鄂倫春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通古斯語支。無文字,使用漢文。本以狩獵為生,現在科技、文教均已迅速發展。信仰薩滿教。人死用棺木架置樹上風葬。簡稱為「鄂倫族」,也稱為「俄倫春族」。
鄢陵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河南省中部,許昌縣東北,大浪河上源。春秋時為鄭邑,晉曾敗楚於此。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