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嘹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鴻、雁、鶴等的鳴聲。唐.李百藥〈賦〉:「遠而聽之,若遊鴛翔鶴,嘹唳飛空。」也作「嘹嚦」。
青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鬢髮烏黑。宋.朱熹〈和秀野蘄簟之句〉詩:「史君兩鬢尚青青,學道仍拋後院。」
徹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夜。《文明小史》第四四回:「鎮日價招得些上中下三等人物,前去飲酒作樂,真正是歌徹夜,燈火通宵。」
江山如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水風景如圖畫般美麗。宋.張孝祥〈水調歌頭.今夕復何夕〉詞:「千里江山如畫,萬井歌不夜,扶路看遨頭。」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
妓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性歌舞藝人。《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濟南安王康傳》:「錯為太子時,愛康鼓吹妓女宋閏,使醫張尊招之不得,錯怒,自以劍刺殺尊。」宋.王禹偁〈寒食〉詩:「妓女穿輕屐,歌泛小舠。」
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可以、不能夠。《文選.潘岳.賦》:「人生不能行樂,死何以虛謚為?」《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當此之時,一人不能獨盡其經。」
霓裳羽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採用了磬(唐代指銅缽)、箏、簫、笛、箜篌、篳簟、等金石絲竹,樂聲「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曾盛行一時,天寶之亂後,宮廷就沒有再演出了。   以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崩潰,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傳矣」。其實到中唐,此曲已被許多人淡忘。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得殘譜,昭惠後周娥皇與樂師曹生按譜尋聲,補綴成曲,但已非原味了。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4/8/9/n621278.htm
偃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屈曲。《淮南子.本經》:「偃蹇寥糾,曲成文章。」《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蛇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歌沸。」
岌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急速、急切的樣子。《文選.潘岳.賦》:「汎淫汜豔,霅曄岌岌。」
駢四儷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駢體文。因駢體文中多用四言六言相間對偶成文,故稱為「駢四儷六」。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為文,瑣碎排偶,抽黃對白,唵哢飛走,駢四儷六,錦心繡口,宮沉羽振,簧觸手,觀者舞悅,誇談雷吼,獨溺臣心,使甘老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