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0.6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禁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指阻絕人仕宦之途。《漢書.卷七二.貢禹傳》:「賈人贅婿及吏坐者皆禁錮不得為吏。」
異口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家都說同樣的話。形容眾口一辭、意見相同。《抱朴子.內篇.道意》:「本無至心,而諫佈者,異口同聲,於是疑惑,竟於莫敢。」《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侯爺見異口同聲,認以為實,連忙起籤,差原捕楊洪等,押著兩名強盜作眼,同去擒拿張權起連解。」也作「異口同辭」、「異口同音」。
冰消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止剩得拜住一個不死,卻又被西臺追入官。家業不勾賠償,真個轉眼間冰消瓦解,家破人亡。」
按兵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義︰猶「按兵不動」。見「按兵不動」條。 01.元.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三折》:「你將那忠臣良將故謀,想著你按兵不舉心更毒。」 02.《封神演義.第四回》:「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惡!今按兵不舉,坐觀成敗。」
歸根究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結到根本,追究到最後。如:「作姦犯科、貪枉法的人,歸根究柢是逃不過法律的制裁與良心的譴責!」
一面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見過一次面的交情。比喻相交不深。《三國演義》第二四回:「某與關公有一面之交,願往說之。」《儒林外史》第五○回:「我同苗總兵係一面之交,又不曾有甚過犯法的事,量情不得不輸。」也作「一面之識」、「一面之雅」、「一日之雅」。
剖腹藏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自己的性命,這人實在可笑!」唐太宗聽了就說:「你們不用笑他的愚蠢行為,現今那些作官的人,不顧性命貪枉法,死了以後連子孫都受辱;作皇帝的追求享受,因而亡國,他們的行為,不就和那貪財的人一樣的愚蠢可笑嗎?」後來「剖腹藏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愛財傷身的輕重顛倒行為。在《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元年》也見到類似的記載,可供參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貨、財物。《說文解字.》:「賄,財也。」如:「貪受賄」。《左傳.文公十八年》:「竊賄為盜。」晉.杜預.注:「賄,財也。」
追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溯探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物證見俱有了,望相公追究真情則個。」《紅樓夢》第六九回:「張華父子妄告不實,懼罪逃走,官府亦知此情,也不追究,大事完畢。」
百折不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百折不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的橋玄是一位性情剛正,嫉惡如仇的人。他曾揭發陳國相羊昌的惡行,將貪枉法的部屬上邽令皇甫禎處死,並上書靈帝彈劾太中大夫蓋升搜刮民財的罪行。有一次他的小兒子被一群強盜綁架,藉此勒索。守備陽球得到消息立刻派出官兵救援,雖然他們將強盜團團圍住,但是因為害怕強盜傷害橋玄的兒子,不敢有進一步的行動。橋玄知道了,非常生氣地說:「強盜目無法紀,怎麼可以為了我的兒子而縱放呢?」於是催促官兵趕快動手。後來強盜被逮捕了,但他的小兒子也被強盜殺害。由於橋玄敢於挺身與惡勢力對抗,極受當時的人敬重,後來蔡邕為他寫碑,稱讚他「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這裡的「百折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