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3.24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語,在明代劉基〈賣柑者言〉文中,原本是指賣柑者所賣的柑,外表看起來像金玉般華美,剝開來內裡卻乾得像破棉絮。作者借由賣柑者說的話,諷刺當時官員不能替百姓謀福,讓百姓陷於水火之中,卻「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醲而飫肥鮮者」,享盡富貴榮華,這種欺世盜名的行徑,和外表像金玉般華美,內裡卻盡是破棉絮的柑沒什麼兩樣。後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外表美好而內質破敗。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紅樓夢》第八二回:「又想夢中光景,無倚無靠,再真把寶玉死了那可怎麼樣好!一時痛定思痛,神魂俱亂。又哭了一回,遍身微微的出了一點兒汗。扎掙起來,把外罩大襖脫了,叫紫鵑蓋好了被窩,又躺下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體因受寒或驚恐而抖動。《儒林外史》第三回:「那手早顫起來,不敢打到第二下。」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楚策四》載,戰國時代,齊、楚、燕、韓、趙、魏六國,決定聯合起來,以「合縱」政策對抗秦國,於是趙國派出使者魏加到楚去商談軍事結盟的事情。魏加見到楚相春申君,得知楚國要派臨武君當主將,魏加覺得他不是合適的人選,因為自己少時好射,便舉了一個關於射箭的例子:「從前魏國有一個射箭好手更羸,有一天他和魏王來到一座高臺的下面,仰頭看到天上的飛鳥,更羸就跟魏王說他可以只用弓不用箭,就把天上的飛鳥射下來。魏王不相信。過了一會兒,東方飛來一群雁,更羸把弓拉滿然後放掉,果真有一隻雁應聲墜落。魏王吃驚地問:『為什麼這樣可以把雁射下來?』更羸解釋說:『因為這是一隻負傷的雁。』魏王又問:『你怎麼知道呢?』更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向前猛衝。如:「飛蛾撲火」、「撲地而滅」。《水滸傳》第二三回:「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
令人髮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盜跖》:「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形容使人憤慨到了極點,頭髮都豎了起來。如:「納粹的殘酷惡行令人髮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絞、扭轉。如:「把毛巾擰乾才可掛起來。」《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忙叫柳條兒擰了個熱手巾來擦了擦臉。」
平步青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順利無阻,迅速晉升高位。參見「平地青雲」條。《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狄爺是平步青雲,天來大的喜事體。」《情變》第一回:「你們讀書君子,有平步青雲起來,那纔是前程萬里呢!」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實質內容,空泛而漫無邊際的談論。《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們三個人圍著煙燈談天,席面上主賓四位,也在那裡高談闊論起來。」
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填補空隙的東西,如木塞。《水滸傳》第五五回:「水底下早鑽起四五十水軍,盡把船尾楔子拔了,水都滾入船裡來。」
2.元雜劇中,在四折之外,視劇情需要所加的獨立段落,以銜接劇情。
3.小說前的序文。《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不過是個楔子,下面還有正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