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85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駭人聞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駭人聽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駭人聽聞」原作「駭人視聽」。隋朝王劭,知識廣博,為人稱道。曾擔任著作佐郎一職,將近二十年,陸續撰寫過《齊誌》、《齊書》、《平賊記》,但因文章用字遣詞鄙陋粗俗,內容又多超出常軌、不合法度之處,讓人見了十分震驚,被有見識的人所輕視。後來「駭人聽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令人聽了十分震驚。
鄙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鄙陋淺薄的人。後用作自稱的謙詞。《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蚩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樸魯鈍。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田里閒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
樸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實鄙陋。《韓非子.六反》:「寡聞從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樸陋之民。」
俗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刺人氣質鄙陋庸俗。如:「此人一身俗骨。」
樸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質鄙陋。《莊子.漁父》:「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宋.歐陽修〈謝知制誥表〉:「志欲去於雕華,文反成於樸鄙。」也作「樸野」。
璅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蟲。比喻見識淺短、庸俗鄙陋的人。三國魏.阮籍〈答伏羲書〉:「舒體則八維不足以暢跡,促節則無閒足以從容,是又瞽夫所不能瞻,璅蟲所不能解也。」
璅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庸、鄙陋。晉.習鑿齒〈與桓祕書〉:「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
醜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稱鄙陋的謙詞。《南史.卷二三.王誕傳》:「天恩所覃,庸及醜末。」
鄙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鄙陋背理。漢.桓寬《鹽鐵論.毀學》:「今人主張官立朝以治民,疏爵分祿以褒賢。而曰懸門腐鼠,何辭之鄙背,而悖於所聞也。」也作「鄙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