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薄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簡單欠精緻的菜餚,多用為謙辭。漢.司馬相如〈長門賦〉:「脩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宋.司馬光〈明日雨止復招子駿堯夫游南園〉詩:「更與二三頭白友,試攜薄具上高臺。」宋.陸游〈拆號前一日作〉詩:「隔日寄聲為薄具,石榴應有未開花。」
襜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動的樣子。《楚辭.劉向.九歎.逢紛》:「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飄風迴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
十二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dvādaśāyatana的意譯。佛教將六種心識的內在基礎和對象共分成十二類。六種心識的內在基礎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謂之六根或六入或六處。認識對象有: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或六境。處是生長門之意。因為一切心理活動都是由根和塵相結合而生,故稱為「十二處」。《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苦非蘊,十二處非真實。」
自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忖度,仔細思量。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
周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望四周。《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
摽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下、掉落。唐.劉希夷〈江南曲〉八首之八:「冠蓋星繁江水上,衝風摽落洞庭淥。」宋.無名氏《梅妃傳》:「信摽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
苕華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美玉。堯禪讓予舜時,贈以此玉,以示轉移政權。見《太平御覽.卷八○四.珍寶部.玉》。後人用以象徵政權。清.文廷式〈賀新郎.別擬西洲〉曲:「一霎長門辭翠輦,怨君王已失苕華玉。」
熟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練。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大孩兒幼小習弓馬,武藝上頗熟滑。」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恰纔家輦路兒熟滑,怎下的真個長門再不踏。」也作「滑熟」。
長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的衣袖。《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愆殃。」《文選.沈約.詠湖中鴈詩》:「長袂屢以拂,彫胡方自忺。」
蹝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還沒來得及穿好就舉步行路。形容匆忙的樣子。漢.司馬相如〈長門賦〉:「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也作「屣履」、「躧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