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27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熱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熱切想得到而完全投入。[例]他目前正熱中於股票投資,開口閉口都是股票經。
鈴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金屬所製成的球形或扁圓形發聲器。有一開口,內置金屬小球或小石,故搖動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
毛細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細現象(註2)指液體在兩端開口的細管中上升或下降的現象,如將兩端開口的毛細管放入水中,則水沿管壁上升。毛細現象又稱毛細作用,是水和玻璃之間附著力與水柱頂端的表面張力相結合的結果。水會產生凹的新月形狀,稱為彎月狀。表面張力將液柱拉高直到足夠的液重與分子之間的力達到平衡,液柱的重量正比於試管直徑的平方,但液體與試管邊界接觸的長度正比於試管直徑,因此愈窄的試管比寬試管可以吸取較高的液柱。 日常生活小案例(註1)1. 毛巾、棉花、粉筆、土壤等物體,內部...
方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才開口說話。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未語人前先腼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談何容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講了建議我不採納,就是我不明。先生什麼都不說,難道是認為我昏庸不明嗎?」非有先生連連作揖,還是不開口。吳王說:「希望先生有什麼建議直說無妨,我一定振作精神去接收您的建言。」非有先生說:「作為臣子的要向君主進言,真是『談何容易』啊!言談有的看起來不順眼,聽起來不順耳,心中也有所乖違,但是卻有益於身心品節的修為;有的看起來喜歡,聽起來順耳,心裡也感到快意,但是卻使行為有所敗壞。所以不是明王賢主,又怎能聽清楚?」東方朔藉著這篇文章,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後來「談何容易」被用來指嘴裡說說容易,實際做起來卻很困難。如《鏡花緣》第二五回:「伯伯﹗談何容易﹗他這令旗素藏內室,非緊急大事,不肯輕發。」
溝通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的溝通來學習英語,將語言視為教室中的溝通工具而非學習目標,讓學習英語不在是為了成績而學習,而是為了開口溝通而學習。溝通教學法特別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 而溝通教學至少應包括文法結構的正確性, 及用語的合宜性才能達成溝通教學的功能(陳淳麗,民87)。(引自徐美雯,民96) 歷史背景與內涵  早年的教學法承襲傳統觀念,是以文法結構為導向,其共通性就是教學單元依文法結構的複雜性和難易度來訂定。例如教學單元先安排動詞現在簡單式的幾種用法(如:直述句、疑問句、否定句、祈使句),再進到現在進行式,過去簡單式、未來簡單式等循序漸進;一...
小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飲。唐.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詩:「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姚老夫子接過來一看,乃是胡中立請他到萬年春番菜館小酌的。」
蹧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侮辱、嘲罵。《紅樓夢》第五九回:「他先領著人蹧蹋我,我怎麼說人?」《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不承望你報答,倒開口奴才,閉口奴才的蹧蹋我!」也作「糟踏」、「糟蹋」、「蹧塌」。
應聲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聲蟲」本指傳說中一種寄生於人體內隨聲答和的昆蟲。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中記載一個故事:傳說古時有一個人得了應聲病,只要開口說話,腹裡就有聲音跟著說一樣的話。他問醫官蘇澄有沒有治療的方法,蘇澄說:「自古以來沒有治應聲病的方子。我撰了一本藥書《本草》,網羅了天下的藥物,你拿去試著讀讀看,應該會有所發覺。」那人就把書中的藥物逐一唸出,每唸一種藥物,腹中就有回聲,唯獨唸到一種藥物,唸了兩三遍,腹中都沒有應聲;再唸以下的藥物,就又有了。蘇澄就拿那味藥處方,把那人的應聲病治好了。在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一、宋.吳幵《優古堂詩話.應聲蟲》、宋.范正敏《遯齋閑覽.人事.應聲蟲》,也都可以見到類似的記載。後...
氣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氣孔(air hole)1.1 葉脈1.2 氣孔的開關1.3 保衛細胞如何調解水分進出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氣孔(air hole)葉的表皮常有一些微小的開口,此開口就稱為汽孔,氣孔周圍有兩個保衛細胞,是表皮細胞中唯一含有葉綠體的細胞。(註1) 葉脈葉脈的主要功能是運輸與支持。在葉肉的中間我們會稱為葉脈,由兩種構造組成,木質部排在上面,將土壤吸收到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到葉;另一個是韌皮部則列在排列在下面,將行光合作用後的葉肉產生的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