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7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學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8>,光為師保9>,雖周公10>、阿衡11>,何以加此!然光不學亡12>術,13>於大理,陰妻邪謀14>,立女為后,湛溺15>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16>三年,宗族誅夷17>,哀哉!」 〔注解〕 (1) 霍光︰?∼西元前68,字子孟,西漢平陽人。武帝時,為奉常都尉,甚見親信。昭帝時,為大司馬大將軍,封博陸侯。秉政二十年,未嘗有過。卒諡宣成。 (2) 結髮:束髮。指初成年時。 (3) 階闥:指宮闈。闥,音ㄊㄚˋ,宮門。 (4) 誼形於主:對君主盡忠義。誼,音|ˋ,通「義」。 (5) 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指武帝臨終前,囑託霍光輔佐年僅八歲的昭帝。 (...
飯囊酒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今閉脂塞,無所好欲,與三百倮蟲何以異?而謂之為長而貴之乎? 〔注解〕 (1) 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 (2) 辨:分別、判別。
游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注解〕 (1)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
類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不同的事物中,取其相類似的地方而推測或衡量其他。《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夫明之徵,上亂飛鳥,下動淵魚,各以類推。」
暗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真偽不明。「暗」文獻異文作「」。漢.王充《論衡.謝短》:「上古久遠,其事昧,故經不載而師不說也。」
指鹿作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鹿。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從邪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昧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趙高偽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為帝,後為子嬰所誅。 (3) 丞相:指趙高。 (4) 昧:不明白、不清楚。,音ㄢˋ。昧,音ㄇㄟ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
飯坑酒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今閉脂塞,無所好欲,與三百倮蟲何以異?而謂之為長而貴之乎? 〔注解〕 (1) 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 (2) 辨:分別、判別。
金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佛教指如來佛的口。以佛陀身形金黃色,故稱其口為「金口」。唐.孟浩然〈與張折衝遊耆寺〉詩:「貝葉傳金口,山樓作賦開。」
不辯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不辨菽麥」。見「不辨菽麥」條。01.《抱朴子.外篇.窮達》:「庸俗之夫,於別物,不分朱紫,不辯菽麥。」 
如魚似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注解〕 (1)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