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雨調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前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隨即返回天庭。從此風雨及時,五穀豐收,人民富樂安康,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即摘自典源,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
鞍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鞍和韁繩,二者皆為騎馬的用具。唐.白居易〈和高僕射罷節度讓尚書授少保分司喜遂遊山水之作〉詩:「鞍轡鬧裝光滿馬,何人信道是書生。」《三國演義》第四回:「操謝曰:『願借試一騎。』卓就教與鞍轡。」
騎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馬和射箭。《戰國策.趙策二》:「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矣。」《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善能騎射,屢立大功。」
八門五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後就找製造甲冑、箭的工匠,製作干戈器械,用了幾天時間才完成。它集結了數百人,穿著鎧甲,戴著頭盔,騎馬疾奔,擺出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陣、八門陣,就像在操練與檢閱軍隊一樣,然後就一齊大聲吶喊著離開了。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陣、八門陣因戰術變化很多,後來「五花八門」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花樣繁多,變化多端。
落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馬時從馬上摔落。《薛仁貴征遼事略》:「不妨馬蹶前足,番身落馬。」《三國演義》第八三回:「一箭射中黃忠肩窩,險些兒落馬。」
擊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一種騎馬打球的運動,約盛行於唐、宋時。唐.皇甫枚《王知古》:「乃退處於三川之上,以擊鞠飛觴為事,遨遊於南鄰北里間。」也作「擊毬」。
半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全蹲為高的姿勢,一般舞蹈、拳術等運動常用。也稱為「騎馬式」。
馬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手提照明用的煤油燈。因最初的設計是為提供騎馬的人夜行照明用,故稱為「馬燈」。這種燈的燈罩非常講究,無風雨吹滅之虞。燈罩外也有鋼絲圈的保護,可免碰撞,掛在馬上,使用方便。也稱為「風燈」、「風雨燈」、「桅燈」。
左衝右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身手矯捷,活躍自如。《三國演義》第七回:「趙雲一騎馬飛入紹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馬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馬專用的長筒鞋。後泛指高筒的皮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