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炙手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魯為刑部侍郎,鉉欲引以為相,聖旨授河南尹,不測其事。赴後,上問曰:「鄭魯發後除改,卿還自由否?」鉉驚恐,密以此事訪於左右,云:「御扆上題此四句。」鉉益畏。 〔注解〕 (1) 魏國公崔鉉:字臺碩,唐博州人,生卒年不詳。宣宗初,出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後封魏國公。鉉,音ㄒㄩㄢˋ。 (2) 秉政:掌握政權。 (3) 鄭魯: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4) 楊紹復: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擢進士第,登宏詞科,卒於中書舍人。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5) 段瓌: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曾任判官職。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瓌,音ㄍㄨㄟ。 (6) 薛蒙...
驚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恐害怕。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不由我意張狂,心驚乍。誰曾向街巷行踏。」
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鶴鳴。形容驚恐不安的情況。《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
汗流洽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感到十分著急、慚愧,汗流了滿身,背都溼透了。後來「汗流浹背」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形容非常慚愧、驚恐的樣子。亦用於形容工作辛勞。
張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驚恐慌亂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女大懼,面如死灰。張皇謂朱曰:『可急匿榻下。』」《文明小史》第四四回:「豈知黃撫臺聽了,並沒有怪他,但是形色甚是張皇。」
慄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驚恐、害怕的樣子。如:「慄慄不安」。也作「栗慄」。
驚神未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恐慌亂的心神還沒有平定下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喘吁吁吐氣不齊,戰兢兢驚神未定。」
魂銷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非常驚恐害怕。《紅樓夢》第三二回:「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魂銷魄散。」也作「魂飛魄散」。
義無返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無反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義無反顧」原作「義不反顧」。「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說: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通往夜郎、僰(ㄅㄛˊ)中的西南夷道。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戰時法規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邊疆郡縣的士兵,聽到烽火高舉、燧煙點燃的消息,都張弓待射,馳馬進擊;扛著兵器,奔向戰場;汗流夾背,唯恐落後;即使身觸利刃,冒著被流箭射中的危險,也從沒想要回頭。就是因為...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固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