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3.36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埋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把死者傳略刻於石塊,埋在內做為識別的文體。也作「記」。
族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宗族依昭穆序次合葬在一起。《周禮.春官.大夫》:「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漢.鄭玄.注:「族葬,各從其親。」《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自冢人地之官不設,族葬之法不行,士君子惑於龍穴、沙水之說,自心裡要想發達,不知已墮於大逆不道!」
馬家窯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民國十二年首次於甘肅臨洮馬家窯發現。除土陶、石器之外,還發現窖穴,房屋和地。陶器常繪有黑、紅色花紋,紋飾繁複縟麗,與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石器多為鏟、鐮刀等農具。分布地區在今洮河、大夏河與青海的湟水流域一帶。
有無相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經濟上互相援助。宋.文天祥〈劉定伯誌銘〉:「朋友有無相通,急難於我乎赴。」」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太平,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還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來得有用!」因為「丁」字是很容易認識的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這句話不但誇讚了自己,也取笑了長於武藝的兵士。使得士兵們相當地氣憤,對他們深惡痛絕。後來「目不識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對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下棋。唐.杜甫〈別房太尉〉詩:「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赤手起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任何憑恃而獨立奮鬥建立起事業。宋.文天祥〈鄒仲翔志銘〉:「君雖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歲饑,發粟給其比鄰二百戶,能捐殖以自損。」
巨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城市名。(Palembang)位於蘇門答臘島東南部摩夕河畔,距河口約九十公里。印尼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漲潮時可通海輪。有煉油、橡膠、造船、紡織、機器等工業,輸出原油及其製品、橡膠、咖啡、胡椒等。名勝古蹟有大清真寺和蘇丹。也稱為「巴鄰旁」。
心如刀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如刀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如刀割」原作「心肝若割」,謂猶如心頭被利刃割過,通常用來比喻內心的痛苦感受。漢代蔡邕〈太傅胡廣碑〉一文說道:「進睹墳塋,几筵空設;退顧堂廡,音儀永闕。感悼傷懷,心肝若割。」意思是說:我來到你的前,看到祭桌上空空蕩蕩的;再回頭看昔日常見你影子的長廊廂房,卻也望不到你的音容身姿。內心的傷痛油然生起,像是有把利刃正割著我的心頭。此處作者便用「心肝若割」比喻自己內心極深刻的痛苦。後來「心如刀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內心極為痛苦,像被刀割一樣,多用在所關切的人遭受苦難,而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狀況下,如明代小說《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郭璞之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水、堪輿的理論。相傳東晉人郭璞善於相地堪,曾著葬書,為目前最早解釋地理形勢的書籍。所以古人常把有關風水之類的言論稱為「郭璞之說」。《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請問二位先生:『這郭璞之說,是怎麼個源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