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冥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飛的鴻雁。比喻避世之士,或高飛遠引。唐.白居易〈范陽張公誌銘〉:「天驥冥鴻,始自筮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郭璞之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水、堪輿的理論。相傳東晉人郭璞善於相地堪,曾著葬書,為目前最早解釋地理形勢的書籍。所以古人常把有關風水之類的言論稱為「郭璞之說」。《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請問二位先生:『這郭璞之說,是怎麼個源流?』」
拔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以計謀戰勝敵人,取而代之。參見「拔幟易幟」條。南朝陳.張正見〈賦得韓信〉詩:「沉沙擁急水,拔幟上危城。」唐.魏徵〈唐故邢國公李密誌銘〉:「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縱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幟擁沙之策,莫不動如神化,應變無窮。」
拖麻拽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喪服。指服喪。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四折:「俺有日百年身死後,天那!知他誰是拖麻拽布人。」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待著他當家主計為門戶,你又待著他拖麻拽布臨墳。」也作「拽布披麻」、「拽布拖麻」。
博學宏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來選拔學問淵博、文詞卓越者的科舉考試制科。參見「博學宏辭科」條。唐.韓愈〈柳子厚誌銘〉:「其後以博學宏詞,授集賢殿正字。」
心如刀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如刀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如刀割」原作「心肝若割」,謂猶如心頭被利刃割過,通常用來比喻內心的痛苦感受。漢代蔡邕〈太傅胡廣碑〉一文說道:「進睹墳塋,几筵空設;退顧堂廡,音儀永闕。感悼傷懷,心肝若割。」意思是說:我來到你的前,看到祭桌上空空蕩蕩的;再回頭看昔日常見你影子的長廊廂房,卻也望不到你的音容身姿。內心的傷痛油然生起,像是有把利刃正割著我的心頭。此處作者便用「心肝若割」比喻自己內心極深刻的痛苦。後來「心如刀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內心極為痛苦,像被刀割一樣,多用在所關切的人遭受苦難,而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狀況下,如明代小說《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記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誦所讀的書,以備應答問難。《禮記.學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宋.歐陽修〈蔡君山誌銘〉:「學者以記問應對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
疾聲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急迫,神色慌張。見「疾言厲色」條。01.宋.葉適〈陳叔向誌銘〉:「兄弟相愛友,門內諧樂,無疾聲遽色。」 
中山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父孫中山的陵。位於南京城東紫金山南坡,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建成。占地約二千餘畝,前有廣場及華表,次為祭堂,後為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
園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建於帝王塋的廟寢。《續漢書志.第九.祭祀志下》:「古不祭,漢諸陵皆有園寢,承秦所為也。」《文選.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一》:「園寢化為墟,周墉無遺堵。」
2.清代指皇妃及皇子等的穴所在地。見《清會典.卷四二.禮部.祠祭清吏司四》:「景陵皇貴妃園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