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1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香火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人出資建造的寺院。元.王實甫《西記.第一本.第一折》:「俺這裡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原來那鎮國寺乃漢明帝御前香火院,本寺有僧三十餘人。」
喝攛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坐堂時,衙役齊聲吆喝,並開狀箱受理案件,稱為「喝攛箱」。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今日陞廳坐早衙,祗候人那裡?與我喝攛箱者。」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今日陞廳坐早衙,張千,喝攛箱抬放告牌出去。」也作「喝攛」。
鬥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逗、引惹。元.王實甫《西記.第二本.第四折》:「不爭惹恨牽情鬥引,少不得廢寢忘餐病症。」
多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種、多樣。唐.貫休〈行路難〉:「不會當時作天地,剛有多般愚與智。」元.王實甫《西記.第三本.第一折》:「沈約病多般,宋玉愁無二。」
脫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住性命。《董西》卷八:「不奈之何,故謁微生,願求脫命計。」《西遊記》第二七回:「卻說那妖精,脫命昇空。」
拋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狀子投入官府所設的告狀箱中。《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朝殿回衙,即時升廳,引放民戶詞狀。詞狀人拋箱,大尹看到第十來紙狀。」也作「攛」、「攛箱」。
熱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焦急煩躁。《董西》卷七:「為姐姐受了張郎的定約,那畜生心頭熱燥。」
擔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饒恕、原諒。《董西》卷六:「千萬擔饒我女呵!子母腸肚終須熱。著言方便,撫恤求和。」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二折:「告尊神且擔饒,嚇得我五魂消,再不敢僧房佛殿逞消遙。」也作「耽饒」。
刁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刁難,折磨。如:「那個廠長待人處處刁虐,難怪員工流動率高。」《董西》卷四:「業相的日頭兒不轉角,敢把愁人刁虐殺?」
推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故推託。元.王實甫《西記.第二本.第二折》:「道與紅娘,疾忙去書院中請張生,著他是必便來,休推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杜氏不十分吃酒,老和尚勸他,只是推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