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64.14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回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答、稟報。《初刻拍案驚奇》卷七:「不爭你死了,我這聖旨卻如何回話?」《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這副欽差,連日看見拉達,鬼鬼祟祟的到正欽差屋裡回話,他便過來聽。」
千金敝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這二個故事來看,誰比較仁慈呢?如果放縱兵士胡作非為,那就失去斬殺將領撫慰百姓的仁義之心了。」後來「敝帚自珍」這句成語,就從劉禹話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東西雖不好,卻因為是自己所擁有,故非常珍視。
目瞪口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您,希望您能夠成全。」當天晚上夏侯禎回去後,變得神智迷糊,無法入睡,像是被陰靈入侵。他的友人皇甫枚來探望,看到他瞪著雙眼,嘴巴緊閉不能出聲,一付呆滯的模樣。皇甫枚猜想應是在「女靈觀」中,他所說的話得罪了女神,於是緊代他向女神告解道歉,夏侯禎才恢復正常。在此文中,「目瞪口噤」是形容夏侯禎被陰靈入侵,瞪著眼睛,嘴巴緊閉的失神模樣。後來「目瞪口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
撒詐搗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謊騙人。《西遊記》第一回:「祖師喝令:『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裡修甚麼道果。』」
撲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撲滅解救。如:「這場火災幸虧消防隊及時到撲救,才沒有釀成災害。」《金史.卷一一三.列傳.赤盞合喜》:「大兵以火砲擊之,隨即延爇不可撲救。」
加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緊速度。[例]你得加快腳步,否則會不上這班火車。
漏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覆電線的絕緣體破裂,或電線斷裂而發生電能外洩的現象。[例]發現電器用品漏電,應快送修,以免發生危險。
急若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米,使其終養祖母。表中有一段寫到:「詔書下得十分急切嚴峻,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長官派人逼迫,催促臣快上路,州官也登門來催逼,簡直比流星的光還要急切。想要立即奉詔上路,可是祖母的病日漸沉重,但是又不能不去,情勢窘迫,臣實在是進退兩難。」後來「急如星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情勢急迫。
撥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轉馬頭。《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撥馬便走,張寶驅兵來。」《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蕭昊軒因弓弦斷了,使不得力量,撥馬往原路上跑。」
礪戈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