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空谷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空谷足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空谷足音」典源作「足音跫然」。在《莊子.徐无鬼》中提到隱士徐无鬼,在魏臣子女商的引薦下見到魏武侯,兩人談得很愉快。等到徐无鬼出來後,女商好奇的追問原因。徐无鬼回答:「國君現在的情形,就像長期居住在荒野毫無人煙的地方的人,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就高興,何況是兄弟親戚間親切輕鬆的談笑。已經很久沒有人,用親切的言語和國君談笑了。」後來「空谷足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難得的人物、言論或事物。「空谷足音」較早的書證出自於宋.黃榦〈復李隨甫書〉詩:「朋友淩(凌)凋,每興索居之,反覆來求,真所謂空谷足音也。」
向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迎風。《楚辭.屈原.遠遊》:「誰可與玩斯遺芳兮,晨向風而舒情。」三國魏.曹丕〈雜詩〉二首之一:「向風長息,斷絕我中腸。」
襜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動的樣子。《楚辭.劉向.九.逢紛》:「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飄風迴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
隱躍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碑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碑上的記事文。唐.張說〈過漢南城古墳〉詩:「松柏剪無餘,碑記滅罔傳。」
機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警敏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嶠於是下謝,帝乃釋然。諸公共王機悟名言。」《南齊書.卷四八.劉繪傳》:「繪為後進領袖,機悟多能。」
棠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劍。因出於棠谿,故以此為名。《楚辭.劉向.九.怨思》:「棄雞駭於筐簏,執棠谿以刜蓬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喑欭:嘆息。《廣韻.去聲.至韻》:「欭,喑欭,也。」
驛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不絕的樣子。《晉書.卷九二.文苑傳.成公綏傳》:「乃吟詠而發,聲驛驛而響連。」
不犯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值得、沒必要。《紅樓夢》第三一回:「要是心裡惱我,你只和我說,不犯著當著二爺吵。」《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濟川看他那樣兒,竟同百姓怕官府的樣子一樣,因一口氣道:『你也不犯著這般怕我。』」也作「犯不著」、「犯不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