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8.39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快亮的時候。《詩經.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文選.顏延之.秋胡詩》:「明發動愁心,閨中起長。」
三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正人心身的標準。《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帝後臨朝曰:『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
遺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餘音、餘韻。《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有遺音者矣。」
茅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茅草編織成的蓬蓋。宋.蘇軾〈吳中田婦〉詩:「茅苫一月朧上宿,天晴穫稻隨車歸。」
高才遠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卓越,見識深遠。《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洽傳》裴松之注引《汝南先賢傳》:「召陵謝子微,高才遠識,見劭年十八時,乃息曰:『此則希世出眾之偉人也。』」也作「高才卓識」。
同歸於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歸於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獨孤及〈祭吏部元郎中文〉(據《全唐文.卷三九三.獨孤及》引)昨日經過,遽成疇昔,何變化之速,乃至於是!視不及瞬,言不及息,嗚呼元君,今已返於機。夫彭祖1>、殤子2>同歸於盡,豈不知前後相哀,達生者3>不為。公齒髮未老,官途方半,相視而笑,冀前路各有所展。豈圖間闊數日,而死生間之。 〔注解〕 (1) 彭祖:古長壽之人,相傳活了八百歲。 (2) 殤子:未成年而死之人。 (3) 達生者:通達生命的人。
幽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閨。《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二》:「東南有思婦,長充幽闥。」
誅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剪除茅草。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唐.杜甫〈柟樹為風雨所拔〉:「誅茅卜居總為此,五月髣髴聞寒蟬。」
走頭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走投無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走投無路」的「走投」是「走而投向」的意思。宋代范成大有一首〈初發桂林有出嶺之喜但病餘便覺登頓至靈川疲甚自羸軀乃無一可偶陸融州有使來書此寄之〉詩,中間有兩句:「走投破驛宿,強飯不下咽。」就是說一路奔波,投宿在破驛站,勉強想吃點東西,卻嚥不下去。所以「走投無路」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處、投向何方,眼前無路可走了,用來比喻一個人陷入困境。元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
綠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黑而亮的頭髮。宋.陸游〈秋興〉詩:「起行百匝幾息,一夕綠髮成秋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