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98.0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毛色駁雜的祭牲。《周禮.秋官.犬人》:「凡幾珥沉辜用駹可也。」唐.賈公彥.:「駹謂雜色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劍匣、劍鞘。《說文解字.木部》:「㭘,劍柙也。」清.王念孫《廣雅證.卷八上.釋器》:「㭘,劍削也。」證:「凡刀劍室通謂之削,字或作鞘。」
剝蝕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水、波浪、冰川、風等自然營力,將地殼的岩石與土壤風化、溶解、磨蝕而使之鬆碎裂,並搬離原地的作用。也稱為「侵蝕作用」。
磨踵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1>兼愛2>,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注解〕 (1)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2)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厚薄的不同。
明法審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明法令,謹慎發布命令,避免出現差錯,使人人遵守。《尉繚子.戰威》:「明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耳朵聽不見。清.王念孫《廣雅證.卷三上.釋詁》:「耾,聾也。」
墨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得意的樣子。《漢書.卷五二.竇嬰傳》:「而嬰失竇太后,益不用,無勢,……故嬰墨墨不得意。」也作「默默」、「嚜嚜」。
赴蹈湯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赴湯蹈火」。見「赴湯蹈火」條。01.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02.明.張居正〈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臣是顧命大臣,義當以死報國,雖赴蹈湯火皆所不避,況於毀譽得喪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謥詷:草率決斷,任意行事。《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曉傳》:「以謹慎為粗,以謥詷為賢能。」
謀無遺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諝,才智。謀無遺諝指計謀絕無漏,十分穩妥。《文選.陸機.辯亡論》:「駱統、劉基,彊諫以補過;謀無遺諝,舉不失策。」也作「謀無遺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