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5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合法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事情合法令規定。如:「安樂死應不應該合法化,在各國都是頗受爭議的話題。」
赴湯跳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赴湯蹈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鼂錯(西元前200∼前154)為西漢潁川(地約當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人,文帝時,奉命記錄和整理已失傳的《尚書》,後屢屢升遷,調任為太子家令。由於他學識豐富,被人稱為「智囊」。太子(景帝)即位後,更升任為御史大夫,常上疏建言,景帝幾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
買菜求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計較錢財或酬勞之多寡。語本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下.嚴光》:「司徒霸與光素舊,欲屈光到霸所語言,遣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光曰:『我手不能書。』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買菜?求益也?』」
名溢縹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縹囊,青白色的帛製書囊。名溢縹囊指文人很多,超越書籍的記載。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詞人才子,則名溢於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緗帙。」
敗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惡劣的品行。《左傳.僖公十五年》:「先君之敗德,及可數?」
薄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厚薄。如:「建材的大小薄厚,務必要合規格。」
不可逆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定條件下,幾只能向一定方向進行的化學反應,例如汽油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及水。
泛神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自然與神,本質上為一體,世界萬物不外神的表現的理論。代表學者有布魯諾和史賓諾沙。也稱為「萬有神論」。
大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重大的錯誤。《論語.微子》:「不使大臣怨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
統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綱紀、要領。《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