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口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虎口餘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盜跖是天下大盜。孔子對柳下季說:「你是魯國賢人,弟弟卻是盜賊首領,你不覺得羞恥嗎?我願意替你去勸說他。」柳下季對孔子說:「盜跖個性殘暴,容易發怒,根本不受教,我勸你不用去了!」孔子不聽,還是去見了盜跖,後來被盜跖用言語羞辱了一頓,討了個沒趣,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到魯國東門外,剛好遇見柳下季,柳下季問孔子:「幾天不見,是不是去看盜跖了?」孔子說:「是啊!盜跖果真不受教,順他的意就讓人生,逆他的意就要人死,此行的危險,真有如『料虎頭,編虎須』,我差點被老虎吃掉啊!」後來「虎口餘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冒大險而不...
露肘捉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攤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紀約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見肘的夏布長衫。」《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用「捉襟見肘」比喻困乏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樂極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樂極生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極生悲」原作「樂極則悲」。《淮南子》一書中,記錄了先秦時代孔子和弟子參觀祠廟的情形:孔子和弟子參觀魯桓公廟,看到一種叫「宥卮」的盛酒器具。孔子說:「我之前就聽說過『宥卮』這種酒器,今天終於看到了!」孔子要弟子拿水來,把水灌進「宥卮」。水灌到中間時,本來傾斜的「宥卮」就變正了,水一灌滿,「宥卮」馬上就翻倒了。孔子看了,臉色一變,藉此對弟子們做機會教育說:「從這兒可以看到『持盈』的道理。」子貢聽了便問孔子什麼叫做「持盈」的道理,孔子說:「事物發展到了極盛,就會轉而衰退;歡樂到了極點,就會產生悲哀;太陽到了正午,就會開始西下;月亮過了滿月,就會開始缺損...
周情孔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周公孔子的思想、情感。常用以比喻人的情操高尚,或讚美人的作品思想堪稱典範。唐.李漢〈韓吏部侍郎昌黎先生諱愈文集序〉:「日光玉潔,周情孔思,千態萬貌,卒澤於道德仁義,炳如也。」宋.辛棄疾〈賀新郎.下馬東山路〉詞:「下馬東山路,恍臨風,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洗心革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洗心革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洗心革面」係由「洗心」及「革面」二語組合而成。 「洗心」見於《易經.繫辭上》,孔子認為《周易》的功用在聖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並以之「洗心,退藏於密」,就是指聖人以《易經》的內容,進則能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退則隱藏幽微,其功用隱而不現。 「革面」亦見於《易經》,〈革卦〉裡的上六爻辭說:「君子豹變,小人革面。」「豹變」是用豹的毛紋變得更斑斕絢麗,來形容人遷善去惡,美德顯現,而「革面」則是指改變面目。《象傳》則說:「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同樣為改變,但君子改變,是表現在才學文辭上,而小人改變,...
明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清明的時代。《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漢.無名氏〈別詩〉三首之三:「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樂極災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樂極生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極生悲」原作「樂極則悲」。《淮南子》一書中,記錄了先秦時代孔子和弟子參觀祠廟的情形:孔子和弟子參觀魯桓公廟,看到一種叫「宥卮」的盛酒器具。孔子說:「我之前就聽說過『宥卮』這種酒器,今天終於看到了!」孔子要弟子拿水來,把水灌進「宥卮」。水灌到中間時,本來傾斜的「宥卮」就變正了,水一灌滿,「宥卮」馬上就翻倒了。孔子看了,臉色一變,藉此對弟子們做機會教育說:「從這兒可以看到『持盈』的道理。」子貢聽了便問孔子什麼叫做「持盈」的道理,孔子說:「事物發展到了極盛,就會轉而衰退;歡樂到了極點,就會產生悲哀;太陽到了正午,就會開始西下;月亮過了滿月,就會開始缺損...
游思妄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心莫胡思亂想,幾曾捉定有一個物事在裡!」 〔注解〕 (1) 忘:當作「亡」。《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
不勝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恭敬退讓的樣子。《禮記.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勝衣。」《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曰:『昔者周公事文王,行事專制,事無由己,身若不勝衣。』」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對如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應對如流」原作「應答如流」。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十二歲時,隨父親到洛陽。孔融聽說李膺自命不凡,非世家通好者不見,就想要見見李膺,看看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孔融到了李府,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的世交,煩請通報一聲!」守門人稟告李膺後,李膺答應接見孔融。李膺見了孔融,問他說:「我和你並不相識,你怎麼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