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雌雄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相上下,勝負未定。《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今豪傑競逐,雌雄未決,當各據其土宇,與隴、合從。」
渾無所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一無所有」。見「一無所有」條。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一.娼詞》:「欲寄意,渾無所有,折盡市橋官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酒。《文選.左思.都賦》:「觴以清醥,鮮以紫鱗。」宋.沈端節〈念奴嬌.湖山照影〉詞:「餘芳難並,破愁惟有馨醥。」
負弩先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著弓箭走在前頭開道,表示對長官的尊敬。《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至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人以為寵。」
度外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之度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已匡復漢室,但天下尚未統一,還有許多人據地稱王。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總算大致敉平,只剩四川的公孫述和甘肅的隗囂兩股殘餘勢力。公孫述遠在中,不易發動攻勢;魏囂表面上向光武帝稱臣,並且把兒子送到洛陽任官,表示歸順。因此,光武帝不急於消滅這兩股勢力,希望能讓苦戰多年的將士,好好休養生息一番。於是對將領們說:「現在天下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姑且把消滅魏囂和公孫述兩人的事,置於度外,不加理會吧!」後來「置之度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放在心上,不加理會。
萬全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劃周密而安全的計謀。《三國志.卷三七.書.龐統傳》「以為治中從事」句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孤以仲謀所防在此,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若渡江赴宴,就於飲酒席中間,以禮取索荊州,如還,此為萬全之計。」也作「萬全之策」。
情見乎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情流露於字裡行間。參見「情見乎辭」條。《三國志.卷三十五.書.諸葛亮傳》「謂為信然」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時,情見乎言,志氣所存,既已定於其始矣。」
女校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名妓薛濤能詩文,詩人贈詩稱「女校書」。唐.王建〈寄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因此用以稱有文才的妓女。清.全祖望〈錢尙書牧齋手蹟跋〉:「黃忠烈公見諸弟子有與女校書詩者,輒戒之。」後也用以稱有才華能詩文的婦女。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齣:「怎念遍的孔子詩書,但略識周公禮數。不枉了銀娘玉姐只做個紡磚兒,謝女班姬女校書。」
屈指而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進至南鄭,亮退。郃還京,拜征西騎將軍。 (2) 亮:指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著有諸葛武侯集。
非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很好的辦法。三國.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顧王業不可得偏全于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