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0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捻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度輕鬆的樣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謝車騎道謝公:『遊肆復無乃高,但恭坐捻鼻顧睞,便自有寢處山澤閒儀。』」
拿腔做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末云〕哥哥,不干你事,是我殺了人來,我和這兩個賊折證咱。〔柳胡云〕元來你兩個通同殺人來。〔正末〕【中呂粉蝶兒】沒半盞茶時,求和到兩回三次,你枉做個頂天立地1>的男兒,教那廝2>越□模越作勢,盡場兒3>調刺4>。他道你怕見官司,拏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注解〕 (1) 頂天立地:頭頂著天,腳立於地。形容人處事光明磊落,氣勢豪邁。見「頂天立地」。 (2) 那廝:那個傢伙。含有鄙視、賤惡的意思。廝,對人輕侮的稱呼。 (3) 盡場兒:完全、盡情。 (4) 調刺:惹事生非。
牌子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是將若干民歌小調與曲藝曲牌串連演構成,一般為一人演,也有多至五六人。北方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南方則以琵琶、揚琴、二胡為主。
道得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得出就做得到。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二折:「者末待入南山寨子路,我與你活拔下虎尾。(宋江云)更有呢。(正末)可者未待遇敵軍獨自個相持。(宋江云)兄弟。則要你道的應的者。(正末)我道得。應得。」也作「道的應的」。
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太遲了。挽歌郎,專替出殯人家沿路挽歌的人。「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指棺木都已經出殯下葬了,才去索討挽歌的錢。比喻事後才提出要求,已經來不及了。《水滸傳》第二四回:「王婆道:『眼望旌節至,專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
大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戲劇角色中的淨角。多飾地位較高、舉止莊重的人。注重工。也稱為「大花臉」。
鹿鳴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鄉舉考試後,由州縣長官宴請主考官、學政及得中考生的宴會。因在宴會上歌詠《詩經.小雅》中的〈鹿鳴〉,故稱為「鹿鳴宴」。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三.士人赴殿試名》:「就豐豫樓開鹿鳴宴,同年人俱赴團拜於樓下。」明.張寧〈送歐員外〉詩:「初辭鹿鳴宴,再坐瓊林筵。」《明史.卷二一七.列傳.于愼行》:「年十七,舉於鄉。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
頓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停筆。《晉書.卷九一.儒林列傳.范弘之》:「舉朝嘿嘿,未有言者,是以頓筆按氣,不敢多云。」
土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村鎮的市集。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三折:「繞著那土市街頭,(外郎云)你尋到多早晚來。(正末)直走到天昏日暮。」
天然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國色天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文宗時,程修己因為擅長畫畫應詔進宮。當時恰好是春末時節,文宗和楊妃在內殿觀賞牡丹花。由於文宗相當喜愛詩,就問程修己說:「現在京城裡傳的牡丹詩誰的最好?」程修己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兩句最好。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豔情態。後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後來「國色天香」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後亦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曼妙的女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