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油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油的鍋子。《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那油鍋扁扁的形式,有五六丈圍圓,不過三四尺高。」
|
別裁偽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杜甫作詩的主張。語出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六:「別裁偽體貌風雅。」指詩的創作當如風雅一般的反映現實生活,而要避開齊梁以來偏重形式的頹風。
|
二部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中小學生分兩部輪流在校上課的教學組織形式。
|
募兵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僱佣形式招募兵員的制度。
|
數位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使用電磁技術的電腦周邊的輸入裝置。以專用的電磁筆在數位板表面的工作區上書寫。電磁筆可發出特定頻率的電磁信號,數位板內部具有微控制器及二維的天線陣列,微控制器依序掃描天線板的X軸及Y軸,然後根據信號的大小計算出筆的絕對座標,並將座標資料傳送到電腦,也稱為「數位繪圖板」、「手寫板」。
|
滾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弋陽腔及其他高腔的唱腔形式,簡稱為「滾」。滾調原是曲牌基本句法結構之外的附加部分,可以放在曲牌前面,也可以放在中間或後面。具有解釋或貫串原有詞意,加強感情氣氛,增添曲調、節奏的對比變化等作用。是介乎唱、白之間的朗誦性唱腔。偏於唱曲的稱為「滾唱」,偏於說白的稱為「滾白」。
|
組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同一主題、形式統一的一組畫。每幅畫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彼此間沒有明顯的連續關係,卻又同為某一主題的組成部分。如:「他手繪松、竹、梅、蘭四幅五軸是套組畫,不能分售。」
|
價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物品的各期價格對其基期價格的比。通常多乘以一百,化為百分比的形式。
|
蘇州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區的曲藝。有說有唱,以小三弦、琵琶為主。演出者自彈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變化反覆結構。表演靈活簡便,善用敘事、代言相結合的手法和說、噱、彈、唱的藝術手段描繪故事情節,刻劃人物性格。此種技藝在清代中葉時已相當成熟。
|
侗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侗族的戲劇。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區。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於貴州。其表演形式最初僅兩人坐唱,後來發展為走唱,角色不多,舞臺動作簡單,一般不用布景,舞臺上僅置桌、凳等。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由男演員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調、哭板、仙腔及民歌調子,主要伴奏樂器為二胡、琵琶、鑼、鈴、鈸、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