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蘇州彈詞唱流派。為清同治年間馬如飛所創。其調質樸、爽利,韻味深長,可大段敘事,一氣呵成,而疊句式的唱亦為其特色之一。對後來彈詞唱的發展影響很大,不少流派的唱即從其衍變而成。
桂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地方戲曲。流行於廣西以及湖南的部分地區。調以皮黃為主,兼唱崑、高的部分曲調。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弦、嗩吶、鑼、鈸等。也稱為「桂戲」。
口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稱口潰瘍或口內炎。為口黏膜上出現的黃白色潰瘍。致病機轉不明確,通常與創傷、免疫以及維生素缺乏等因素相關。
鼻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人不能用嘴飲食時,用特製的管子通過鼻插入胃內,把流質的食物從管子裡灌進去。
言顛語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顛倒不正經。《群音類選.官類.卷七.繡襦記.蝎蛇熾惡》:「他是老年人,言顛語倒,不可認為聞言心斾搖。」
紹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浙江、上海一帶的劇種。原稱為「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樂器以板胡、笛、斗子為主,主要調為二凡、三五七,偶用陽路。音樂風格激越、粗獷高亢。
廣州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於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劇種。以西皮和二黃為其基本曲調,與國劇和漢劇非常接近,但聲變化仍大,每每在唱詞中增加粵語,吸收廣東小曲,一面減少崑曲大牌子,並把胡琴調門降低,以利粵語發音。也稱為「粵劇」。
單弦拉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一根弦子的胡琴,拉出眾所熟悉的各種戲。是一種民間俗樂,專精的藝人不多。
白玉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原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清末民初的女表演家,生卒年不詳。生於藝術之家,以唱平劇表演著名。音色宏亮圓潤,唱流麗平穩,細緻委婉。對於融合平劇各家唱、劇目、演唱及表演藝術,均有貢獻。以《玉棠春》、《杜十娘》、《桃花庵》等廣受觀眾歡迎。
右心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心臟右上方的空,隔房室瓣與右心室相連,為心臟四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