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2.9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焚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渡河後自焚其舟,以示必死的決心。《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醉醒石》第一四回:「玄時蘇秀才打起精神,做個焚舟濟河,莫氏也割不斷肚腸,望梅止渴。」
野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燃燒野火。唐.嚴維〈荊溪館呈丘義興〉詩:「野燒明山郭,寒更出縣樓。」唐.劉滄〈長州懷古〉詩:「野燒原空盡荻灰,吳王此地有樓臺。」
霜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寒霜肅殺的氣息。南朝齊.謝朓〈高松賦〉:「豈彫貞於歲暮?不受令於霜威?」唐.王勃〈九日懷封元寂〉詩:「九日原望,平野遍霜威。」
泉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泉之下,死後所居之處。唐.孟〈悼亡〉詩:「泉下雙龍無再期,金蠶玉燕空銷化。」
棘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棘枝生有芒刺,故稱為「棘針」。《晉書.卷九二.文苑傳.顧愷之傳》:「嘗悅一鄰女,挑之弗從,乃圖其形於壁,以棘針釘其心,女遂患心痛。」唐.孟〈寒地百姓吟〉:「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勞。」
淚盤如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建章宮前有很高的銅人,手中托著銅的盛露盤,稱為「捧露仙人」。魏明帝時,要把銅人搬到洛陽去,才拆下盛露盤,銅人眼中都流下眼淚。見《漢書.卷二五.祀志》「承露僊人掌之屬矣」句下唐.顏師古.注。後比喻亡國之痛。宋.劉辰翁〈蘭陵王.送春去〉詞:「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
瘢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瘡痕。唐.韓愈、孟〈征蜀聯句〉:「念齒慰黴黧,視傷悼瘢痆。」
輻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車轅橫木。輻衡指車乘。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彼將躬耕,我脫輻衡,走坰以闢榛荊。」
紀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單的敘述介紹。《儒林外史》第四○回:「中間三副圖:第一副是『椅兒山破敵』,第二副是『青楓取城』,第三副是『春勸農』,每幅下面都有逐細的紀略。」
更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改設置。《禮記.祭法》:「七代之所更立者,禘祖宗,其餘不變也。」《新唐書.卷一一七.列傳.裴炎》:「乃廢帝為廬陵王,更立豫王為皇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