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卡,原為匣子之意,泛指裝珠寶、文件、膠捲、打字帶等的小盒子。卡式指以盒子裝置的形式。相對於盤式而言。§英cassette[例]卡式錄音帶
電動刮鬍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電力帶動刀刃來刮除鬍子的工具。可分為用電動機使刀刃迴轉形式與用電磁石來回運轉兩種。也稱為「電鬍刀」。
南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湖北恩施、湖南西北與四川東南地區的劇種。原名南戲,起源於荊河漢劇,有舞臺演出與圍鼓班子(坐唱)兩種形式。屬皮黃系統,唱法與漢劇相似。但小生不用尖嗓,花臉不用邊音。唱腔依行當分生、旦、淨、末、丑等類。以南路(二黃)、北路(西皮)、上路(川梆子)為主。常演劇目有搬金牌、琵琶記、白兔記等。
組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同一主題、形式統一的一組畫。每幅畫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彼此間沒有明顯的連續關係,卻又同為某一主題的組成部分。如:「他手繪松、竹、梅、蘭四幅五軸是套組畫,不能分售。」
手寫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或拼音字母的手寫形式,有別於印刷體。
板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戲曲音樂的節拍名稱,即各種不同的板眼形式。如散板、一板三眼、贈板等。
粵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粵語地區的曲藝。以廣東方言演唱,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曲調以梆子、二黃為主,表演形式除清唱外,尚有粵曲說唱、粵曲彈唱等。粵曲與粵劇關係密切,在板式、曲調等方面基本相同,二者互相吸收融化,但粵曲特別講究唱工,突出聲腔藝術,具有獨特的風格。
病不拘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臥病在床的人,不受禮節約束。如:「病不拘禮,你躺著休息,不用起來。」《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古人云:『老不拘禮,病不拘禮。』」
三段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則學上的一種推理形式。以兩個命題作為大小前提,而推出結論。如:「凡花是植物」(大前提),「康乃馨是花」(小前提),「所以康乃馨是植物」(結論)。
民主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七八年大陸地區以鄧小平為代表的老幹部,為批評毛澤東文革路線的錯誤、揭發四人幫罪行,以打擊位居要津的四人幫餘黨,於是將所遭受的迫害透過各形式的大小字報,訴諸於社會大眾。所以凡是在各地用以張貼大小字報的牆壁,通稱為「民主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