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2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摩天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遼寧省境內,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脈的最高峰。因其地勢險要,交通方便,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唐太宗東征高麗曾駐紮在此,亦是中日、日俄二戰的戰地。也稱為「高嶺」。(2)在河北省武安縣西北和山西省遼縣以東之間。山勢險峻,人馬難行。明末農民暴亂軍曾敗左良玉於此。(3)在山東省沂水縣境內。山勢險峻高絕。宋末平民軍領袖楊安兒的妹妹四娘子曾抗擊金、元兵於此。
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管官府糧倉的吏。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俺兩個是本處倉裡的斗子,上司見我們本分老實,一顆米也不愛,所以積年只用俺兩個。」
力殫財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量和財物都竭盡用完。唐.白居易〈止獄措刑〉:「及秦之時,厚賦以竭人財,遠以殫人力,力殫財竭,盡為寇賊,群盜滿山,赭衣塞路,故每歲斷罪,數至十萬。」
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望、權勢重於一時。《野叟曝言》第一八回:「那兩位是房裡老師,那兩位是班中頭,都是極行時的,不可輕慢了他。」
丁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人丁數目繳納的稅銀。《福惠全書.卷九.編審部.總論》:「南土糧重照產派,不重丁銀,故田地雖多,立一戶即是一丁,丁銀多寡不遠。」也稱為「丁錢」。
逢掖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寬袍大袖衣服的人。指讀書人或官吏富豪。唐.皇甫枚《王知古》:「豈有逢掖之士,而服從之衣耶?」
行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雜、佣人。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行錢,與我請將賢士來者。」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著行錢抬過那香卓來者。」
民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諧和。晉.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南朝梁.陸倕〈石闕銘〉:「休務簡,歲阜民和。」
僕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好的弓箭。《左傳.莊公十一年》:「乘丘之,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宋.樂雷發〈烏烏歌〉:「有金須碎作僕姑,有鐵須鑄作蒺藜。」也稱為「僕射姑」。
脫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地方官去任時,伸民有脫其靴以示惜戀之意。《文明小史》第一一回:「等到臨走的那一天,預叫自己舊門稿把那受過恩惠的差派了兩名,囑咐他們在城門底下,預備替大人脫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