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1.39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悶淹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悶,精神不振的樣子。元.程景初〈醉太平.恨綿綿〉曲:「淚漫漫介破琅玕玉,悶淹淹散心出戶閑凝佇。」也作「悶厭厭」、「悶懨懨」。
冥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冥冥之中的定數,非人力所能更改測知。《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今蒙我翁過愛,抬舉成人,不役使,珍重多年,冥數將滿。」
懪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悶。《爾雅.釋訓》:「懪懪,邈邈,悶也。」
天知地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理難以告人,唯有天地神明察鑒。元.高栻〈集賢賓.倚幃屏套.梧葉兒〉曲:「到如今怨他誰,這惱則除是天知地知。」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三齣:「生員為小姐費心,除了天知地知,陳最良那得知?」
多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麻、連累。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一折:「小二哥,只是多累你。明日趙鶚但賣的些小錢鈔,先還你房錢。」
隨聲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聲附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據《文選.卷四三.書下》引)1>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2>,挾恐見破3>之私意,而亡4>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疾妒5>,不考情實6>,雷同7>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不備,謂左氏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2) 保殘守缺:固守舊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3) 見破:看出。...
浮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泛不切實的言辭。唐.孔穎達〈書經正義序〉:「芟亂而翦浮辭,舉宏綱而撮機要。」
道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喪家表示祭弔慰問之意。《紅樓夢》第四三回:「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昨日沒了,給他道惱去。」也稱為「道惱」。
悶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悶無聊,沒有精神。《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四出》:「六兒,我如今在此悶倦,你與我去叫大行院來,做些院本解悶。」元.白樸《東牆記》第一折:「終日在繡房中描鸞刺繡,針黹女工,十分悶倦。」
炮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躁。《尚友堂本拍案驚奇》卷二:「潘公炮燥道:『想是他來家說了甚麼謊,您家要悔賴了,別嫁人,故裝出圈套,反來問信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