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崇履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鄭崇為尚書僕射,常上朝諫爭,每朝見則曳革履,每次履聲一作,皇上就知鄭崇已到。典出《漢書.卷七七.鄭崇傳》。
|
董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時晉國史官,生卒年不詳。晉靈公無道,正卿趙盾屢次勸諫,靈公不聽,反欲殺之,趙盾於是逃亡國外。其後族人趙穿弒靈公,盾還晉國,而不討穿。董狐乃書曰:「趙盾弒其君。」孔子因稱:「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
掃地無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數摧毀,蕩然無存。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衣冠禮樂,掃地無餘。」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數年以來,公私窘乏,內府累世之積,掃地無餘。」
|
牛山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景公登牛山,北臨國城,而感嘆年華不能長久,人終有一死的故事。典出《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比喻不知滿足,自尋煩惱。晉.陸機〈齊謳行〉:「鄙哉牛山歎,未及至人情。」
|
兵連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連禍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
匡時濟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救社會時世,使之恢復秩序。唐.元稹〈對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漢徵極諫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也作「匡時濟世」、「匡俗濟時」。
|
有犯無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上雖有冒犯,但仍勇於直諫,無所隱瞞。唐.嚴郢〈駮太常擬故相國江陵尹諡議〉:「公有犯無隱,引經正辭,上是其言,刑為之省。」
|
白馬歸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紂王暴虐無道,其兄微子曾數次進諫,皆不聽。逮周武王滅紂後,微子乘白馬歸於周的故事。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折:「白馬歸周,金人辭漢,況兼陽九方驕。」
|
媮合苟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承苟且,以求容身。《漢書.卷五一.賈山傳》:「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是以道諛媮合苟容,比其德則賢於堯舜,課其功則賢於湯武,天下已潰而莫之告也。」
|
惡貫禍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作惡太多,末日已到。唐.崔融.〈諫稅關市疏〉:「獨有默啜,假息孤恩,惡貫禍盈,覆亡不暇。」也作「惡積禍盈」。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