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8.9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進步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te)和威爾遜(Woodrow Wilson)這兩位領導人物而發展,他們希冀遏抑專管和獨佔的勢力而促進政治的民主制度能夠真正的運作。在社會上,進步主義的一個支派領導人物亞當斯(Jane Addams)則從事於移民之家(settlement-house)的運動,以求改進芝加哥和其他都會區的社會福利。進步主義的改革和所欲改革的事項非常多,因此教育上的進步主義必須放在這個廣闊的脈絡中來看待才是。[註1] 進步主義與教育進步主義者所形成的團體在所有的理論內容上並不是全都一致的,然而他們對某些教育實踐卻有著統一的立場。歐恩斯坦(...
慧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以智慧對破除煩惱,引入聖道有促進作用,故稱為「慧根」,為五根之一。後多指人對佛法信悟的潛力。唐.劉禹錫〈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謁河南尹白侍郎〉詩:「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歸納成:前三個階段為學習的準備,中間的四個階段是知識的獲得與作業,最後兩個階段為學習的保持與遷移。促進陳述性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要在三大階段中進行,另一方面因為陳述性知識各個階段是一連續過程,因此在過程中基本的條件具體,分別為:把握課堂教學速度、使用表像、使用類比、使用典型例題,以及注意組成知識系統等。 價值1.建構生活的意義2.學習程式性知識的基礎 參考文獻王克先(1989)。學習心理學。台北市:桂冠。皮連生、邵瑞珍(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林清山(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Richard E. ...
最近發展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能真正衡量出學習者真實能力的評量方式,稱「真實評量」,評量的範圍含專門知識、學習方法與態度。7.促進認知發展的方式:示範:楷模的示範。立即反應:增強與懲罰。回饋:提供標準的參照。教導:適量的教導。發問:訓練表達的能力。認知組合:提供可操作的教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最近發展區英文關鍵字: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參考資料何薇玲著。幼兒發展與輔導,2012年七版,頁2-36.37、4-29,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相關教育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學習入口網:https://isp.mo...
團體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動力學的定義已逐漸有了共識,是由上數第三個通俗定義演化而來:團體動力是研究團體中行為的科學,目的在促進團體性質、團體發展及團體與個人、其他團體或社會間交互關係的了解。(Johnson& Johnson,1994:14-15) 特點團體動力的另外兩大要素為社會互動或是人際關係,社會互動體系中,個人在小團體的互動受個人因素與環境背景因素所交互影響,個人因素包括特質、人格等,而環境因素則又可以分為大環境因素,包括社會、國家;以及小環境因素,包括家庭;同儕。環境的特質影響個人的角色認定與角色扮演,特人會將這種認定的角色...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的最終目標。而臺灣也於民國九十三年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總則的第一條即說明了此法訂定的目的:「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而在法條中也將性別平等教育定義為: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除此之外,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改革就是根基於多元化的、民主化的概念之上所發展出來的,而性別則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面向,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
促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督促、促進
霍桑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就是當被受試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效應,也就是當實驗組之受試者的行為是受到本身參與研究的知覺所影響,而非受到實驗處理所影響的現象,就被稱為霍桑效應。故在準實驗研究中,若結果非由研究者操弄所造成,而是受試者因為實驗的出現而產生的改變反應,即是霍桑效應。亦即研究進行時各種實驗處理對研究結果都有促進作用,受試者其實是對於新的實驗處理產生正向反應,即行為的改變是由於環境改變,由於實驗者的出現,非是由於實驗操弄所造成,這種假設性效果目前我們常稱之為「霍桑效應」。
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改進(註一) 評鑑的功能(1)診斷組織的得失(2)協助決策及計畫擬定(3)增進交流溝通與士氣(4)促進專業進修(5)提供選擇組織之參考(6)提高組織運作品質與績效(註一) 評鑑的模式 目標達成模式(goal-attainment model)目標達成模式(goal-attainment model)是最早期的評鑑模式,屬於目標取向的評鑑,也就是把評鑑視為一種目標達成程度的評鑑。此模式淵源於泰勒(Ralph W. Tyler)所領導的「八年研究」。目標達成模式的步驟:(1)建立組織目標;進行目標分類;(2)將目標轉換成可...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果之因素:學習材料:前導組織體具有統整的功能,使學習者可以將知識與情境做適當的結合,因此比較有助於促進學習遷移,在有關問題解決的情境的測驗上效果較顯著。所以學習的目標僅再於瑣碎知識的記憶,則前導組織體的助益較小;反之,用在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或創造力上,則較能看出效果(涂綺穗,1999)。學習者:當學習者不具有所要學習新材料的先備知識和能力時,前導組織體較能發揮效果。除此,學習者的語文理解及語文能力也會影響前導組織體的效果,Mayer(1980)認為前導組織體對低語文能力的學習者,可以幫助其集中注意利於主要概念,進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