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9866 ms
共 1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軌道傾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星環繞地球運行時之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之夾角謂之。如附圖。
|
倒山傾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山推倒,把海傾翻。形容氣勢浩大、威力強盛。《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論曰》:「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崑岡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於焉而極。」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六.韓吏部上》:「西清詩話云:『……東坡詞氣,倒山傾海,然亦未知琴。』」
|
傾巢出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蜂、蟻一樣從窩巢全數出動。比喻動用所有的人力。如:「敵方這次傾巢出動,顯然勢在必得。」
|
傾銷關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他國傾銷的貨物,在一般進口稅以外額外徵收的關稅。目的在於抵銷他國出口津貼等有利價格競爭的措施,以保護本國各種生產。也稱為「傾銷稅」。
|
權傾中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權高勢大,無與倫比。《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權傾中外,威振諸侯。」
|
犯罪傾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傾向是傾向於做出違反刑法的行為,通常有一再重覆或堅執犯罪的行為表現。這個名詞也曾經引起爭議,因為有了這個名詞,便會從人類社會中區分出一種人,遭人「另眼相看」;而且刑法常有改變或修正,地域之別更大,故而罪刑各異,罪犯的心理傾向也缺少確定而一致的判斷基準。
通常刑事犯多為侵奪別人的財物,如詐欺、竊盜、殺人等。早期社會出現的這類行為多源於因貧苦而謀生困難,目前犯罪者已不是出自這類原因,而且罪犯的年齡已有日趨降低的趨勢,故而少年犯和兒童犯也日漸增加。 典型的犯罪傾向論者最早的有三派:第一為實證主義者兼罪犯生理學派,如曼海姆(H. Mannheim)一九六五年出版〔比... |
等傾線條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一物體產生一剛體(rigid body)移動時,在表面上之每一點的位移都相同。因此,其干涉條紋會落在無窮遠處,亦即是在鏡片的後焦距平面上。若物體僅在垂直表面的方向上產生一剛體移動,則在後焦距平面會看到一些同心的圓形干涉條紋。這些條紋即稱為等傾線條紋,在古典干涉術中又稱為海丁格(Haidinger)條紋。
|
傾家盡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盡全部的家產。《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雖不能聽,常優容之」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故富者則傾家盡產,貧者舉假貸貰,貴買生口以贖其妻。」也作「傾家蕩產」。
|
程孔傾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孔子在往郯國途中,遇當時賢人程子,停車傾斜車蓋,交談終日,甚歡。典出《孔子家語.卷二.致思》。後用以比喻新交一見如故,非常投契。如:「他們才第一次見面,就談了一整天,真可謂程孔傾蓋。」
|
傾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轟動、驚動。《後漢書.卷二十三.竇融傳》:「權貴顯赫,傾動京都。」《花月痕.第八回》:「弱冠登第,文章丰彩,傾動一時。」
2.變動、動搖。《北齊書.卷三十.崔昂傳》:「昂性端直少華,深沉有志略,堅實難傾動。」《三國.魏.曹冏.六代論》:「天下所以不傾動,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彊大,盤石膠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