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6.71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拉丁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六、七世紀由埃特魯斯坎字母發展的拼音文字,原用以記錄拉丁語。古典拉丁語有二十三個字母;至中世紀,分化增至二十六個字母。由於各種歷史條件,拉丁字母成為歐洲多數語言的文字基礎,近代更傳到美、非、亞、澳諸洲,廣為當地無字民族採用。
葉狀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花植物中無根、莖、葉分化的植物體,如藻類、苔類等,由扁平體所成。也稱為「葉狀莖」。
族群屠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族群屠殺(Genocide)或稱為種族屠殺(ethnic cleansing),係指處於相同或鄰近地理區域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族群之間,其中較為強勢的族群因文化偏見、歧視以及資源競爭等因素,而刻意將一個或多個較為弱勢的族群透過人為分化、具計畫性且有系統的對一地之特定人種、民族等團體進行全面性或局部性滅絕之行為,以控制、掌握大多數的資源。註1目錄1 近代歷史上較著名之族群屠殺事件1.1 猶太人大屠殺1.2 盧安達大屠殺2 參考資料 近代歷史上較著名之族群屠殺事件 猶太人大屠殺猶太人大屠殺是指近代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N...
苔蘚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上生長的綠色植物中最原始的一類。約二萬種。植株多矮小,喜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生活史中以獨立生活之配子體為優勢,孢子體寄生於配子體。包括苔類、蘚類及角蘚類三大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和維管束組織。覆蓋在岩石、林木及落葉層上,具有保存水分及減緩水土流失的功用。也稱為「蘚苔植物」、「苔蘚」。
造型符號與繪畫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型教育的特質,是給予孩子們徹底把握生活環境的形態與內容,並且加以變化分析認識的綜合性手段,因此, 如何讓兒童擁有整理環境的生活內容,再予以分化、解體、重組、再現的機會,並及早給予兒童在「美」的創造環境中具有獨自分析、自我判斷和選擇並欣賞環境的能力,以累積美感經驗進而從事創作表現。目錄1 一、造形的意義2 二、造形藝術教育的意義3 三、圖像標誌和象徵在教學上的作用與造形思維的關係4 四、符號運作的觀念與師生之間的遊戲性表現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造形的意義1. 狹義的解釋以三次元的空間為場,用可視的質量為素材,賦予美...
王與馬,共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基礎。這些男來的流民都在所住的地方建立僑州、僑郡、僑縣,不屬當地的州、郡、縣。這樣更適於東晉政府的分化統治。另一方面,四川在三國時,由蜀漢統治。西晉八王之亂前後,陝甘流民大量流入,隨後甘肅氐族酋長李特進入四川,鳩集流民欲割據西川,被殺。子李雄攻入成都,建立大成國。西晉欲徵調荊州(湖北)兵遠征四川。荊州人民不願意,加上八王之亂後,華北流民大量流入荊州,荊州局勢不穩。蠻族張昌起而煽動,引發了「張昌之亂」。自是以還,荊州叛亂不絕,全靠江西人陶侃勉力穩定。 經歷西元313年,王導從兄王敦受命出征江西的華軼。王敦利用陶侃(註3....
陰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平、陰上、陰去、陰入的總稱。古代的四聲:因受聲母清濁不同的影響,到後來分化為陰陽兩類。清聲母的字為陰調,濁聲母的字為陽調。
民俗規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於這兩極端之中。特諾本人則主張贊助性規範將社會各成員揀選並安置在適當位置以追求人盡其才,因此選擇、分化、隔離愈早開始,越能掌握菁英份子的訓練,並及早讓非精英份子相信其能力略遜一籌。 二、抱負的調節 班級在發揮補充精英人才與安撫非精英份子的選擇功能之同時,必須進行---抱負的調節的歷程,方能臻於完滿。所謂抱負的調節乃是指在一般狀況時教育必須溫暖學生的上進心,鼓舞人人追求合適其能力的職位,但當教育所培養的人才遠高於市場需求時,必須有---冷卻之機制,以緩和過度高漲的向上流動之熱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民俗規範英文關鍵字:...
傳聞不如親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百聞不如一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發生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動植物從受精卵開始、細胞分裂、組織分化、成長、器官形成、成熟等過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一般是指動植物個體的發生而言。早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時代就有數個胚胎發生的論說。顯微鏡發達以後,近代發生學也跟著快速進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