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483 ms
共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無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無保留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北齊書.卷三○.高德政傳》:「德政與帝舊相昵愛,言無不盡。」《明史.卷一八二.馬文升傳》:「國家事當言者,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
|
倫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序、等第。《北齊書.卷四○.列傳.馮子琮》:「擢引非類,以為深交;縱其子弟,官位不依倫次。」唐.韓愈〈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誌銘〉:「有子五人,皆有名蹟。其達者四人,公於倫次為中子。」
|
中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河南省及其附近區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地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晉.桓溫〈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北齊書.卷二一.高乾傳》:「于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昂。」
|
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沙灘。《爾雅.釋水》:「潬,沙出。」晉.郭璞.注:「今江東呼水中沙堆為潬。」《北齊書.卷四二.陽斐傳》:「又移津於白馬,中河起石潬,兩岸造關城,累年乃就。」
|
同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同受業研習的人。《北齊書.卷五○.恩倖傳.和士開傳》:「士開幼而聰慧,選為國子學生,解悟捷疾,為同業所尚。」
|
匕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食用的羹匙和筷子。《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先主方食,失匕箸。」《北齊書.卷二三.列傳.崔㥄》:「裴自攜匕箸,姿情飲啖。」
|
五行並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潁川士雖慕忠讜,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
(2) 應世叔:應奉,字世叔,東漢汝南人,生卒年不詳。少聰明,自幼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並下。桓帝時為武陵太守、司隸校尉。糾舉奸違,不避豪戚,以嚴厲為名。
(3) 離婁並照:與古代名人離婁相輝映。離婁,黃帝時人,相傳能視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參考資料〕 ■《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太宗幼而敏睿,識悟過人,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高祖歎曰:「此子,吾家之東阿。」既長,器宇寬弘,未嘗見慍喜。方頰豐...
|
美景良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時光,迷人的景色。參見「良辰美景」。《北齊書.卷一六.段榮傳》:「孝言雖黷貨無厭,恣情酒色,然舉止風流,招致名士,美景良辰未嘗虛棄,賦詩奏伎,畢盡歡洽。」
|
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張貼在公共場所的告示。《北齊書.卷四九.方伎傳.馬嗣明傳》:「從駕往晉陽,至遼陽山中,數處見牓,云有人家女病,若有能治差者,購錢十萬。」
|
通宵徹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通宵達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通宵達旦」就是一整夜直到天亮。《北齊書》中記載了文宣帝高洋的事蹟:北齊文宣帝高洋,是高歡的兒子。高歡是鮮卑化的漢人,在北魏朝中擔任大丞相,獨攬大權。北魏孝武帝因為不甘受高歡控制,逃出了洛陽,投奔鎮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高歡因此另立孝靜帝,遷都於鄴,史稱東魏。後來宇文泰殺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都於長安,史稱西魏。原本統一的北方,至此分裂為西魏、東魏二國。東魏在高歡死後,大權落在其子高洋手中,後來高洋廢帝自立,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文宣帝年輕時,氣度恢宏,性情果斷,外柔而內剛。在位初期,留心國事,勵精圖治,改定律令,提倡儒學,重用漢人,使魏晉以來的刑律削繁...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