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2.0499 ms
共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花岡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父領導的第十次起義,也是同盟會成立以來,犧牲最壯烈、最接近成功的一役。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1911),黃興率領革命黨人進攻兩廣總督,與清軍發生激戰,林覺民、方聲洞等八十六人(一說百餘人)英勇殉難。後得死難者遺骸七十二具,合葬於黃花岡,故稱為「黃花岡之役」。也稱為「廣州之役」。
|
于右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9~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別署劉學裕,筆名神州舊主、騷心、大風、剝果、太平老人,而以字行。清辛丑舉人,以半哭半笑樓詩草,譏刺時政,倡言革命,後入同盟會,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等。護法之役,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任國民政府委員,監察院院長。公餘倡導標準草書,著有右任詩存、文存、墨存、牧羊兒的自述等。
|
民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五年於東京創刊,為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孫中山先生親撰發刊詞,並首倡三民主義學說。
|
吳敬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5~1953)原名朓,字稚暉,清江蘇武進人。辛卯年舉人,擅長書法,為近代大思想家。早歲入同盟會,致力革命,創辦蘇報,鼓吹革命思想。民國後推行國語注音工作,發起留法勤工儉學會。歷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國民大會代表、總統府資政。常為國家定大謀、決大計,貢獻甚鉅,而學術深邃,識見卓越。著有《吳稚暉先生集》。
|
閻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3~1960)字伯川,山西五臺人,日本東京士官學校畢業。早歲入同盟會,歷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平津衛戍總司令、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主席、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總統府資政。著有《大同之路》、《中國政治與土地問題》等。
|
林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8~1943)字子超,號長仁,晚年別號青芝老人,福建省閩侯縣人。早年加入同盟會,並策動參與辛亥九江之役。民國成立後,掌理政務議事多年,二十一年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三十二年病逝重慶,享年七十六歲。
|
迷而不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頭。比喻犯錯而不知悔改。漢.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況我同盟,復能戮力為君之役哉?」《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則是韓盧、東郭自困於前,而遺田父之獲也。」
|
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助他人之力。如:「藉手他人以成事。」《左傳.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國有罪,大國致討,苟有以藉手,鮮不赦宥。」
|
第一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六四年成立於倫敦的國際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一八六六年首次在日內瓦開會,也稱為「日內瓦國際」。該組織創立人為馬克思、恩格斯、巴枯寧等,主張無產階級必須以跨國際聯合方式,對抗與推翻資產階級,建立工人階級政權。一八七六年因內部分裂而宣告解散。
|
魚驚鳥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成群的魚鳥潰散逃離。形容人因受驚擾而紛紛走避奔竄。南朝陳.徐陵〈冊陳公九錫文〉:「公以國盜邊境,知無不為,卹是同盟,誅其醜類,莫不魚驚鳥散,面縛頭懸。」也作「鳥驚魚潰」、「鳥散魚潰」、「魚潰鳥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