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11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莊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鄭國的國君(西元前757~前701)。名寤生,性忌刻,致骨肉間有殺弟絕母之變,後從潁考叔謀,母子和好如初,繼而與周交惡,啟兵戎,為春秋諸侯抗衡王室之始。在位四十三年,諡莊。
風馬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僖公四年》載,魯僖公四年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後,接著又進兵征討楚國。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毫無利害關係和牽連。即便放逸馬牛雌雄相誘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越界的事。不知貴國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呢?」後來雙方估量彼此實力相差無幾,真打起來,大家都無好處。便結盟和好,結束這件事情。後來「風馬牛不相及」被用來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不相干。
馬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僖公四年》載,魯僖公四年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後,接著又進兵征討楚國。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毫無利害關係和牽連。即便放逸馬牛雌雄相誘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越界的事。不知貴國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呢?」後來雙方估量彼此實力相差無幾,真打起來,大家都無好處。便結盟和好,結束這件事情。後來「風馬牛不相及」被用來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不相干。
耳目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目一新」之典源,提供參考。 #《魏書.卷一六.道武七王列傳.河南王曜》1>鑒,字紹達。少有父風,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拜通直散騎常侍,尋加冠軍將軍,守河南尹。車駕南伐,以鑒為平南將軍,還,除左衛將軍,出為征虜將軍、齊州刺史。時革變之始,百度惟新,鑒2>上遵高祖3>之旨,下采齊4>之舊風,軌制粲然5>,皆合規矩。高祖覽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顧謂侍臣曰:「諸州刺史6>皆能如此,變風易俗7>,更有何難?」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
耳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目一新」之典源,提供參考。 #《魏書.卷一六.道武七王列傳.河南王曜》1>鑒,字紹達。少有父風,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拜通直散騎常侍,尋加冠軍將軍,守河南尹。車駕南伐,以鑒為平南將軍,還,除左衛將軍,出為征虜將軍、齊州刺史。時革變之始,百度惟新,鑒2>上遵高祖3>之旨,下采齊4>之舊風,軌制粲然5>,皆合規矩。高祖覽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顧謂侍臣曰:「諸州刺史6>皆能如此,變風易俗7>,更有何難?」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
動心驚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心動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心動魄」原作「動心驚魂」。晉代王嘉《拾遺記》裡記載這麼一則故事:古時候的越國國君想要滅掉吳國,於是派人到處收集奇珍異寶、美人和好吃而罕見的食物,進貢給吳國國君。其中有兩個美人,一名夷光,一名脩明,吳王特別喜愛,將她們安置在建築精緻,裝飾華麗的房間,然後用細珠串在一起作為門窗的簾子。隔著簾子偷偷窺視過她們的人,沒有人不是內心感受極深,引起很大震撼,都說她們是天上的仙女。漸漸地,受到迷惑的吳王,開始不理國家政事,到後來越國軍隊攻入王宮,他還抱著這兩個美女一起逃。後來「驚心動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內心感受極深,震撼很大。
牛馬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僖公四年》載,魯僖公四年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後,接著又進兵征討楚國。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毫無利害關係和牽連。即便放逸馬牛雌雄相誘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越界的事。不知貴國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呢?」後來雙方估量彼此實力相差無幾,真打起來,大家都無好處。便結盟和好,結束這件事情。後來「風馬牛不相及」被用來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不相干。
非異人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鄭成公臥病,鄭國大夫子駟請求與晉國和好,鄭成公因楚王曾因他的緣故,眼睛受了箭傷,而不願背棄楚國而與晉國交好。典出《左傳.襄公二年》。後以非異人任稱某事件應由自己負責。
家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中的規矩、法度。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勉強進門,心中不順,故意不守家規。小則撒潑放肆,大則公然偷漢。」
臨江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諫議大夫張天覺被貶江洲,攜女翠鸞搭船同行,遇風船翻,張得救而失其女。翠鸞被漁人搭救,並許配其姪崔通。崔通赴京中試,另娶官女。翠鸞往尋,崔翻臉不認,並將其刺配沙門島。途中借宿於臨江驛,時張天覺亦住驛中。父女重逢,並使崔通與翠鸞和好。本自元楊顯的雜劇,一名《瀟湘夜雨》,全名《臨江驛瀟湘秋夜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