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聲疾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而急促的呼,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引申為大力的提倡、號召。《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大聲疾呼曰:『昭義侍中大軍到矣!』」也作「疾聲大呼」。
喧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說話、叫、笑鬧。如:「不要在圖書館喧譁。」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大小三軍,聽吾將令:甲馬不許馳驟,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譁。」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驀聽得馬嘶人語鬧喧譁,掩映在垂楊下。」也作「諠譁」、「喧嘩」。
調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趁著二人交戰的機會,探井取水。這個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時孫悟空正想趕盡殺絕,但沙和尚卻道:「饒了他吧!」孫悟空一聽,就告訴如意真仙,這次用「調虎離山」的計策,已經順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於是就放了他一馬,並且警告他以後再有人來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挾、勒索的行為。後來「調虎離山」就用來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擔任一日班長、學生糾察隊員、選擇社團活動組別的優先權、自由挑選掃除工作⋯⋯等學生自由選擇之時機,以價、競標方式,付出高額代幣者優先選擇。此即可做為教導學生經濟學市場供需法的機會教育:當大家對某樣標的的需求大於供給時,便造成物價的上漲,反之,當供給大於需求時,便使物價便宜,甚至乏人問津。學生對代幣的蒐集,蒐集的行為本身也可以是一種增強物,而且以代幣換取特別的權利對學生的吸引力更甚於實質的獎品。所以善用特別的權利,可以提高供給的數量與種類,使維持代幣的供需平衡。(劉春榮,1984) 代幣制度的運用  綜合蓋哲爾與謝倫的班...
鼓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出戰時擂鼓吶,用以擴張聲勢。《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進。」《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與鄒靖,引軍鼓譟而進。」也作「鼓噪」。
2.大眾一起發出呼喧鬧的聲音。如:「場中比賽激烈,場外觀眾亦大聲鼓譟加油。」也作「鼓噪」。
氣急敗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賊禿來。」喝叫左右:「快備我的馬來。眾小嘍囉都去。」大頭領上了馬,綽鎗在手,盡數引了小嘍囉,一齊納下山去了。 〔注解〕 (1) 寨:音ㄓㄞˋ,盜寇聚集的地方。 (2) 小嘍囉:強盜的部下。嘍囉,音ㄌㄡˊ ㄌㄨㄛˊ。
鼓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出戰時擂鼓吶,用以擴張聲勢。《後漢書.卷七七.班超傳》:「超乃順風縱火,前後鼓噪。」也作「鼓譟」。
2.大眾一起發出呼喧鬧的聲音。《文明小史》第四三回:「頓時一齊鼓噪起來,一直鬧到撫臺院上。」也作「鼓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如:「呼籲」。《書經.泰誓》:「無辜籲天,穢德彰聞。」唐.柳宗元〈駁復讎議〉:「上下蒙冒,籲號不聞。」
呼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尖聲叫。宋.梅堯臣〈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深林參天不見日,滿壑呼嘯誰識名。」《痛史》第一六回:「一徑押到天津,上了原來的海船,督著起了碇,方才呼嘯而去。」
跑龍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戲劇舞臺中,扮演助威吶、虛張聲勢的隨從或兵卒。後引用為替別人做些陪襯或幫閒打雜等無關緊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