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2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路。漢.王充《論衡.是應》:「太平之時,豈更為男女各作道哉?不更作道,一路而行,安得異乎?」唐.司空圖〈狂題〉詩一八首之一七:「莫道太平同一路,大都安穩屬閒人。」
搜攪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凌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風。北齊.謝朓〈直中書省〉詩:「安得凌風翰,聊恣山泉賞。」唐.韓愈〈鳴鴈〉詩:「違憂懷惠性匪他,凌風一舉君謂何。」
應手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心應手」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天道》1>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桓公2>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无說則死﹗」輪扁3>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4>輪,徐則甘而不固5>,疾則苦而不入6>。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7>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8>已夫﹗」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關尹子.三極》。 (2) 桓公:齊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
令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稱嫡妻為「正室」,故尊稱他人的妻子為「令正」。《西遊記》第五九回:「今聞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稱之!」
超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越眾人。《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
棄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離開人世。《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臣感先帝早崩,威王棄世,臣獨何人,以堪長久!」《三國演義》第三回:「兄醉矣!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也作「去世」、「逝世」。
推心致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心置腹」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更始遣使者,即立帝為蕭王。諸將議上尊號,帝不許。帝擊銅馬1>,大破之,受降適畢,封降賊渠率2>,諸將未能信,賊亦兩心。帝敕3>降賊各歸營勒兵待,帝輕騎入,案行4>賊營。賊曰:「蕭王5>推赤心6>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7>。」由是皆自安。 〔注解〕 (1) 銅馬:指銅馬賊,王莽末年,起於北方的叛軍之一。 (2) 渠率:首領。 (3) 敕:音ㄔˋ,指帝王對臣屬所下的命令。 (4) 案行:巡察。 (5) 蕭王:指東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劉秀起兵討伐王莽,因大敗莽軍及其...
十二使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耶穌的十二個隨從弟子,包括彼得、安得烈、雅各(西庇太之子)、約翰、腓力、巴多羅茂、多默、馬太、雅各(亞勒非之子)、達太、西門和猶達斯。
枯腸搜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