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岸邊水流彎曲的地方。《文選.郭璞.江賦》:「揚皜毦,擢紫茸。蔭潭隩,被長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下.滇遊日記十一》:「其水漸且出峽,當前坳尖山之隩矣。」
兀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立,獨自站著。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雁宕山日記》:「袈衣禿頂,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金甌無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國土完整鞏固。語本《南史.卷六二.朱异傳》:「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一》:「但各州之地,俱半錯衛屯,半淪苗孽,似非當時金甌無缺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迴旋的樣子。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上.江右遊日記》:「水從崖中墜壁下,瀠迴大石而出。」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易窺知真相的事物。參見「廬山真面目」條。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附編.舊序.奚序》:「痛遺文缺殘,訪得於義興之故家,塗抹刪改,非復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糙的。如:「糲飯」、「糲糧」。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其石質粗糲,洞形亦無曲折之致。」
徐霞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季夢良幫助守城,全家被殺,《遊記》手稿大部分被焚於兵火,季會明、徐李寄收集殘存的抄本編輯成《徐霞客遊記》。1980年褚紹唐、吳應壽又對此書進行整理、校點。其內容包括他所到之處的地理、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農業、礦業、手工業、交通運輸、名勝古跡、風土人情,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學和文學價值。他一生淡泊功名,不入仕途,而遊山成癖,“半若痴頑半若顛,攪擾天地年復年”。總而言之,受耕讀世家的文化薰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
導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導觀光客遊覽的專門從業人員。大多經過專業訓練,對遊覽勝地的景觀與人文背景有深入了解,並多精通兩國以上的語言,隨時對旅客解說,以增進遊興。
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起衣領。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下.滇遊日記三》:「壑西北有遙巘最高,如負扆挈領,擁列迴環。」
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的流動。《文選.郭璞.江賦》:「川流之所歸湊,雲霧之所蒸液。」《文選.曹丕.善哉行》:「湯湯川流,中有行舟,隨波迴轉,有似客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