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密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十分符合。[例]他們倆的供詞十分密合,因此警方宣告全案偵結,移送法辦。
宗教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仰自由表達信仰自由(Bekenntnisfreiheit)細微保障與內在信仰自由同一客體之「言談與宣告」的方式,屬於憲法上保障信仰的實踐方式,使人民可依據其信仰而行為,將其實踐於真實生活中。從事宗教活動自由從事宗教活動自由(Religionsausübungsfreiheit)之於憲法第14條集會結社自由,而予以在組織方式上之特別優為之獨立保障。(註2) 參考書目註1:翁城都,<宗教自由與政教分離關係之研究>,2012。註2: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258-27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宗教自...
定心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使人安心的言語或行為。如:「聽到你的承諾,他像是服下一粒定心丸,連日來的不安終於宣告解除。」
ABA的評量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策略可能藉由不予理會、扣留增強物、暫停增強、過度矯正、增強替代行為等。通常只有在所有行為處理策略都宣告無效時,以及個體或他人遭受安全危險時,才選用較為限制性、剝奪權利等非暴力的策略。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行為前事件、行為、行為後事件、時間取樣英文關鍵字: ante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s、time sampling 參考資料: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337-341,華書局有限公司。
華沙公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五五年由前蘇聯、波蘭、東德、匈牙利、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捷克、羅馬尼亞八國在波蘭首都華沙締結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條約中規定各締結國間對被攻擊的國家應加以援助,以保障歐洲地區的安全。該條約於一九九一年隨著華沙公約組織的解散而宣告結束。
司法獨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量之因素。法官的身分保障依據我國憲法第81條規定:「法官為終身職,非受刑事或懲戒處分,或禁治產之宣告,不得免職。非依法律,不得停職、轉任或減俸。」由此可知法官受憲法保障,非因法律則不得任意免職。司法預算獨立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6項之規定,行政院對於司法院提出之司法概算僅可加註意見,送立法院審議。法官自治法官自治一方面為防止司法行政對於審判權可能之影響,另一方面要求法官自律,以使司法獨立能真正落實而不受到濫用。(註2) 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418-420。註2:司法院,...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者。  四、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五、受禁治產之宣告尚未撤銷者。  六、經醫師證明有精神病者。  七、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者。第三十二條 (校長任用職員之迴避)  各級學校校長不得任用其配偶或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為本校職員或命與其具有各該親屬關係之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但接任校長前已在職者,屬於經管財務之職務,應調整其職務或工作;屬於有任期之職務,得續任至任期屆滿。第三十三條 (專任教育人員任用限制)  有痼疾不能任事,或曾服公務交代未清者,不得任用...
丁公被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布弟丁公為楚將,圍劉邦於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遂引兵還,高祖危困解。及項羽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巡行軍中,宣告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見《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比喻為臣不忠的下場。
華沙公約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五五年由前蘇聯及其東歐附庸國家,根據華沙公約所成立的武裝同盟或區域安全組織。總部設在莫斯科,重要部門包括政治協商委員會、武裝部隊聯合司令部和外長會議。該組織的成立目的是蘇聯想藉此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組織,並控制其附庸國。後隨著各國紛紛的退出與自由化,而於一九九一年正式宣告解散。
晉楚對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蹂躪,而有弭兵之議。西元前579年,經宋大夫華元的努力,晉楚兩國簽訂了不戰條約。但是沒幾年,和平又宣告瓦解。晉楚兩國大戰於今日的河南縣,楚軍大敗,楚共王負傷。之後,戰爭連年不絕,晉國等又發生內亂。各國均已疲憊不堪,要求和平之勢日益抬頭。西元546年,宋大夫向戎利用其外交手腕,讓晉楚兩國允諾弭兵會議,締結和平條約,和平持續了十多年。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齊桓公英文關鍵字:Duke Huan of Qi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33~34。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