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6.3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所向皆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秦官員人民採懷柔政策,最先順利進入關中,秦朝至此滅亡。項羽得知劉邦已破咸陽,立即率兵入關,與劉軍對。在鴻門宴上,項羽欲殺劉邦未遂,後來項羽率兵屠咸陽城,殺秦降王子嬰,燒阿房宮,尊楚懷王為義帝,後又遣人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種種舉措,大失民心,於是田榮、陳餘、彭越相繼起兵反對項羽。劉邦亦趁此時以為義帝發喪之名,揮師討伐,開始了楚漢戰爭。戰爭初期,項羽佔了優勢,後來劉邦鞏固關中,並極力籠絡諸侯,才逐漸轉敗為勝。項羽曾與劉邦約定,以鴻溝為界,以東為楚地,以西為漢地。項羽於是引兵東歸。但劉邦卻與韓信、彭越出兵攻擊項羽,項羽被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項羽傾力突圍而出,至烏江邊,見大勢已去,自覺無顏見江...
豫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位於昆明池中的亭臺。《文選.張衡.西京賦》:「豫章珍館揭焉中,牽牛立其左,織女處其右。」
楨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築牆時兩端所立的木柱。「幹」文獻異文作「榦」。《書經.費誓》:「魯人三郊三遂,乃楨榦。」《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魯人三郊三隧,歧爾芻茭、糗糧、楨榦,無敢不逮。」
清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澈、明亮。《楚辭.屈原.遠遊》:「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青衣水》:「然秋月清澄,望見兩山相,如峨眉焉。」
玉立亭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賦〉(據《藝文類聚.卷六三.居處部三.館》引)遂築館而起廬,既號玄武,是曰石樓。……於是高樓特起,竦岧嶢,飛甍四注,上概浮霄,直亭亭以孤立,迎千里之清飆。
翔龍舞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擅長書法,曾作〈草書狀〉一文,對草書變化多端的體態讚歎有加。他形容草書筆勢婀娜時如柔弱的柳樹,聳挺拔時如擺動的長松,婆娑委曲時如飛舞的鳳,宛轉周折時如蟠伏的龍,文云:「婆娑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龍」,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書法筆勢飄逸,或形容多姿形容字跡潦草零亂。(二)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與潛縣交接處,有東西兩峰,峰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池水清澈冷冽,故名為「天目」。宋代岳珂《桯史》中引錄了一段其他典籍對天目山的描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鳳舞到錢塘。」「錢塘」指的是錢塘江,位於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兩乳」則應指天目山的東西兩峰。這兩句話描述了天目山氣勢之...
芝山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觀芝山岩因風景秀麗,在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建開漳聖王廟時便禁止砍伐樹木,自古即有「芝山獨」為士林八景之一。很早以前,芝山岩就被居住的部落視為靈地,而得以保留原生林的風貌,少有砍伐。懷古園內的「芝山合約碑記」亦記載有居民砍罰樹木遭罰,並規定不許伐木。嘉慶年間重申禁伐。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又指定芝山岩為「風景保安林」。1925年日本植物學家島田彌市調查芝山岩有維管束植物有319種,植物相豐富,有些種類稀少罕見,建議定此地為「天然物紀念地」(類似現今的保護區)加以保護。使得這裡至今仍保有當時多數的植物種類,具有各種...
逸以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方對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對方實力消弱或疲倦時,再迎頭痛擊。宋.陳師道〈擬御試武舉策〉:「逸以待勞,久以待變,亡費而有備,可謂善矣。」也作「以佚待勞」。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年他開始創作詩歌,1921年與郁達夫等人在東京組織「創造社」,與在北京成立的「文學研究會」形成對局面。1921年他出版詩集《女神》,以狂放不羈、充滿激情的詩風震動社會。1923年他回到上海,開始投身政治活動。1927年他加入共產黨,隨之去日本避禍10年。1928年,郭沫若開始研究甲骨文,當時正流亡於日本。1929年先後出版《甲骨文字研究》和《卜辭中的古代社會》,從甲骨卜辭出發,系統地研究了商代社會,如古代婚姻發展、天神上帝觀念的起源、奴隸、天文曆法、農耕生產、貨幣貿易及音樂藝術等,涵蓋了商代生產方式、生產關係和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對立。《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方今英雄棋跱,豺狼闚望。」《晉書.卷五四.陸機傳》:「遂躋天號,鼎跱而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