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子女對父親的稱呼。《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匡超人走到跟前,叫一聲『爹!兒子回來了!』上前磕了頭。」(2)對年長者的尊稱。如:「請問老爹尊姓大名?」(3)祖父的俗稱。如:「阿爹聽到小孫子的哭泣聲,趕忙過去抱起他。」(4)僕人、妻妾對男主人,或平民百姓對官吏的尊稱。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比及爹有這個心,小人打聽在肚裡了。」《金瓶梅》第六九回:「話說文嫂兒到家,平安說:『爹在對門房子裡。進去稟報。』西門慶正在書房中,和溫秀坐的,見玳安,隨即出來小客位內坐下。」
釋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免除拘提、逮捕、羈押之拘束,而恢復其自由。《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蒙至,誅其首惡,餘皆釋放,復為平民。」《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次日,到府尹面前替他辯明白了這些冤枉的事,將那監生釋放。」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曾應友人元之演之邀,同遊太原祠。次年春天返返安陸不久,就移家東魯。下面所選《江夏行》,抒寫他對平民如商人婦的同情;而《淮南臥病書懷寄南中趙蕤》可以找出他的縱橫家思想根源。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李白從安陸移居山東,在任城安家。又隱居徂徠山,與孔巢父等五人時時酣飲,號稱竹谿六逸。其間曾回漢、襄一次,並且北遊東都、南陽,返東魯不久,又南下吳越,遇到道士吳筠。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長安。下面所選《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可見他有信心從正道入仕;《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活現了奉召入京時的高與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城市中可供平民居住的宅地。《說文解字.广部》:「廛,二畝半也,一家之居。」《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材施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
市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市集或街道。亦指一般中下平民階層。[例]出身市井、市井無賴
匹夫有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匹夫,平民百姓。匹夫有責指每個人都負有責任。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蠶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重斂民財。《晉書.卷四七.傅玄傳》:「而軍國未豐,百姓不贍,一歲不登便有菜色者,誠由官眾事殷,復除猥濫,蠶食者多而親農者少也。」《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平民舉錢出息,尚能蠶食下戶,況縣官督責之威乎!」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的興盛衰亡,每一個平民百姓都必須擔負責任。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的兒子觸犯了法律,要和平民接受同樣的罪刑。意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文明小史》第四回:「照著律例上,雖說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然而也得詳革功名,方好用刑。」《中國現在記》第二回:「俗語說得好,『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們這裡只知道押犯人,卻不分別誰是老爺,誰不是老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