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2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禍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到汶山。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佐劉禪的李嚴,在諸葛亮伐魏時,因偽造朝廷詔書,命令諸葛亮退兵,後來被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劉琰,操行不甚檢點,並且因為與魏延不和,而不見容於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見太后,在宮中停留了將近一個月,他因此懷疑妻子與劉禪有私,於是派人去抓妻子,還脫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終於因此被棄市。魏延,常常批評諸葛亮膽子小,嘆恨自己的才能無用武之地;諸葛亮病重時囑咐在他死後撤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仍然執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勛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狹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蔣琬;他對此感到不平,大發牢騷,當時大家...
移天換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冏聽說後非常苦惱,與部屬商議該如何應對。有人建議他將權力讓出來,從事中郎葛旟聽了生氣地說:「趙庶人聽任孫秀,移天易日,當時喋喋,莫敢先唱。」意思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聽信孫秀的話,胡作非為,當時大家都在私底下談論,沒人敢發難,只有齊王身先士卒。如今河間王等人受人挑撥,反而要來對付齊王,大家應該要討伐那些進讒言的人,怎麼反而要齊王屈服他們呢?其中「移天易日」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的篡位亂政,用以比喻奸臣盜弄政權,顛倒是非,欺上瞞下,也作「移天徙日」、「移天換日」等形式。
食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靠勞力生活。《國語.晉語四》:「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2.庶人。《禮記.禮器》:「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三,食力無數。」
趙飛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漢成帝皇后。善歌舞,因體輕如燕,故稱為「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極得成帝寵幸,許后廢,被立為皇后,擅寵十餘年。哀帝立,尊其為皇太后,平帝初年,廢為庶人,遂自殺。
拾人牙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朝廷欲平關河,以浩為中軍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以平定中原為己任。征姚襄兵敗,廢為庶人。中軍,職官名。古代軍隊多分為中、左、右三軍,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由主帥親自率領,是軍隊的指揮中樞。 (2) 康伯:韓伯,字康伯,晉潁川長社人,生卒年不詳。殷浩甥。好學,善言玄理,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藝。 (3) 牙後慧:別人言談中的智慧。
中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祿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孟子.萬章下》:「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
襲人牙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朝廷欲平關河,以浩為中軍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以平定中原為己任。征姚襄兵敗,廢為庶人。中軍,職官名。古代軍隊多分為中、左、右三軍,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由主帥親自率領,是軍隊的指揮中樞。 (2) 康伯:韓伯,字康伯,晉潁川長社人,生卒年不詳。殷浩甥。好學,善言玄理,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藝。 (3) 牙後慧:別人言談中的智慧。
忘恩失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刑後,絮舜的家屬上告張敞審判不公,以小罪妄殺人命。一向欣賞張敞的宣帝將他從輕發落,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說他是「五日京兆」,簡直是「背恩忘義」,傷風敗俗,罪無可逭。「背恩忘義」即是指背棄別人曾給予的恩惠,忘記道義。後來「忘恩負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
窮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僻而簡陋的巷子。《淮南子.脩務》:「段干木不趨勢利,懷君子之道,隱處窮巷,聲施千里。」《文選.宋玉.風賦》:「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
等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級由上而下,按次序降低。《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